周五下午,接待了一個銷售崗的應聘者:男,30歲,杭州人,畢業7年,已經換了5-6份工作,最后一份工作美其名曰是做"阿里巴巴的一個新項目的合伙人",其實就是一個不交社保,沒有底薪,拿提成的銷售工作,做了3個月后覺得有難度就不想繼續干了。
他作完自我介紹后,因為主動投我們公司的銷售崗,所以我都會問:為什么要投這個崗位呢?他說,因為我對心理咨詢行業比較感興趣,之前也有了解過心理資源師考試的信息。
對于我們公司在招的銷售崗,我之前文章中也提到過:因為要倒班,底薪又低,與其他公司的銷售崗相比是不具備競爭優勢的。所以只要應聘者對心理咨詢這個行業感興趣或是未來想成為一名咨詢師的,一般不會太介意這些劣勢。
后來的面試中,我就著重向他介紹了工作時間、薪資和工作難度,當然也說明了這份工作的職業前景和成長,希望他能對自己有個正確的評估,是否真正適合這份工作。他爽快地表示一切困難都能克服,愿意接受這份工作。
在我印象中,杭州本地男是喜歡安逸,不能吃苦,又非常挑剔的,所以他這么說我挺詫異的。當時認為他例外吧,也可能是他自己在做了5-6份工作后,真正想清楚了,找到未來職業方向了。
銷售崗難招,公司的銷售一直都是來了走,走了來,人換好幾波了。他是自己內心有這個驅動力去做這個工作,以防夜長夢多,向總監匯報情況后,我就當場告訴他公司決定錄用他,下周一報到。臨走前,我又叮囑他要考慮清楚了,別做幾天就不想干了。他說不會的。
本來以為他鐵定會入職,沒想到周日上午6點他發了一條短信:經理,你好,考慮了一晚,還是決定放棄貴公司給的這個機會,實在抱歉,對我來說以后想要靠這個專業職業風險還是太大了,信心不夠,是我太理想化了,非常抱歉浪費了您寶貴的時間,還是要感謝您對我個人的肯定,不好意思,望理解!
我也回了他:未來會怎么樣誰也不知道,企業只是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成長的平臺,成功主要還是靠自己努力。即使你最后因為專業成不了一個咨詢師,也有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我們公司老板在前一家公司就是由一個客服成為集團副總裁的。關鍵是你要清楚自己到底喜歡做什么,想成為怎樣的人。你經過這么多年的工作試錯,還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嘛,跳出自己的舒適圈雖然是痛苦的,但不去嘗試你永遠都成不了想成為的人。
我很少會向面試者發這么長的內容,也有點恨鐵不成鋼吧。有多少人能找到與自己興趣有關的工作呢,或許是我讓他覺得得到這個工作機會太容易了吧。
作為一名HR,在招聘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類似很多職業困惑的求職者,自己作為曾經的求職者,也有過很多困惑。歡迎大家留言,我們可以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