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作為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曾憑借強大的軍事實力攻滅山東六國,北驅匈奴,南征百越,一統海內,可以說是華夏文明的一個巔峰時期,可惜的是如此強盛的帝國僅僅二世就亡了,秦二世胡亥的繼位,令趙高專權,殘暴的統治迎來的是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和山東貴族的復國,大秦在風雨飄搖中滅亡。
而決定帝國命運的時刻就是沙丘政變,趙高和李斯封鎖秦始皇的死訊,并矯詔賜死了扶蘇、蒙恬,擁立胡亥繼位,公子扶蘇在接到詔命后沒有選擇反抗,選擇聽從父命,以死謝罪,大將蒙恬見大勢已去亦自殺,如果當時扶蘇選擇反抗,結果如何呢?
以蒙恬在長城駐軍心中的地位,可以調動長城一線30萬大軍南下,扶蘇可以在蒙恬的保護下進軍咸陽,當時扶蘇和蒙恬就算懷疑秦始皇已死,但也不能完全確認,一旦率軍南下,無論如何這就是反叛,畢竟秦始皇的死訊沒有公開扶蘇只有迅速控制咸陽,獲得嬴室貴族的支持才是上策。反觀胡亥的勢力,有趙高、李斯這等老謀深算之人,他們利用秦始皇的名義控制駐守在關中的秦軍,相對來說秦始皇在秦軍中的地位是蒙恬不能比的,趙高李斯只要能控制住秦始皇的死訊沒有泄露,蒙恬的軍隊就很難完全聽從扶蘇。
而且無論在這場帝國內部動亂中,扶蘇是否取勝,造成帝國嚴重內耗是不可避免的,帶來的結果就是,原本就無力對全國實行有力軍事掌控的秦國陷入更加被動的形勢,各地潛藏的六國貴族會趁機而起,加之秦始皇死訊的公開,必定引起全國的動亂,都不用等到陳勝吳廣起義,在秦國還在舔傷口的時候,更多的野狼就會一起撲過來,秦國還是很有可能進入到秦末的動亂中,秦國的國運還是難以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