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先這不是一篇讀后感,也不是讀書筆記,是一點另想。對于這樣的巨著我一時半會竟不能用文字記錄我的感覺,但我確實能寫出一點雜想。
? ? ? 上下兩冊,真的很厚,買了兩套,分別是不同出版社出版的,翻譯者也不同,其中周克希譯版本的一套放了一年多,最近這套新買的蔣學模譯版本也放了幾月。一直不敢讀,確實畏懼,厚 ,就想著什么時間能讀完呢。這次春節假期的前幾天,就開始著手春節的計劃。看書也是計劃之一,然后就把讀這本巨著列上日程來了。當時我就想,如果這個假期結束的時候,回頭想想,這個假期都干了點啥,如果我只干了一件事,就是把這本書讀完,似乎心里也有點不虛度假期的心里慰藉。我計算了一下,這本書上下兩冊,一共1215頁,我假期是12天,一天100頁的速度,剛好看完。實際情況則要好的多,我保持了200頁/每天的速度,在大年初二就要看完了。讀過這本書的人都知道,故事分為牢獄、報恩、復仇大的三個環節,快意恩仇,暢快淋漓,真正到了最后200頁我就不愿意快速讀了,生怕讀完,故事就結束了。直讀到最后,“人類的全部智慧就在于等待和希望”,方才順利將兩本書合上。
? ? ? 過了一天我意識到了一點東西,普通的書一般也就是在300-400頁,如果我能夠保持這樣的閱讀速度,再降低下要求,每天看100頁,這樣我一周就可以看一本書,一年可以看40+本書,這樣比我以前一年10本書的結果要好的多了。實際上我們讀書分為悟讀、精讀、泛讀;對于像《論語》《莊子》等需要我們悟讀,每天咀嚼幾段甚至一句話,悟到其中的道理,身心透徹,舒坦;對于精讀,就是我們傳頌的經典,比如《基督山伯爵》《百年孤獨》《塵埃落定》等等這樣的都適合精讀;大部分書通過泛讀就可以了比如《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乖,摸摸頭》等等,這類書籍可以拓寬我們的思維。如果按照泛讀這樣的要求,我今年一定可以完成40本書的目標了。
? ? ? 假期已經過去一周,現在身體有時候還沉浸在那段時間里。冬日里,灑滿陽光的陽臺,一張椅子,一本清水,一本書。就那樣暖暖的待著,思緒依然暢游在文字里,時而欣喜,時而狂舞,激烈處,也會有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豪邁,實在,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