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2017-10-16 小魚兒 余歌演說
為什么有的演講者總能引起廣大的共鳴,甚至激勵群眾在艱難的時刻做出行動,而有的演講者卻只能感動自己?
Facebook首席運營官謝麗爾·桑德伯格極為推崇的演講教練比爾發現,演講成功的關鍵,不在于你在臺上的表現是否無懈可擊,而在于你是否與聽眾建立了連接。最通俗易懂的解釋連接,就是互動。
昨天一個網商老板要參加一場阿里巴巴組織的新外貿人演講比賽,長達30分鐘的演講,她自己都擔心會出現這樣的狀況:聽眾完全聽不下去,變成一個人的獨角戲。于是她向我求助,如何在開場和演講過程中調動聽眾的情緒。我跟她分享了5個秘訣。
令人驚喜的是,決賽當天,盡管最后一個出場,在聽眾都已略帶倦意的情況下,她出彩的表現依然征服了全場,最終獲得最佳舞臺影響力獎。
想要打動你的聽眾,告別自High,先從以下五步開始。
先問一個問題:你為什么要提高你的演講能力?
對我的工作有利對我的職業發展很重要;
我想表達我的想法,讓員工明白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我不想演講時恐懼,臉紅心跳、惴惴不安,讓大家看出我的緊張;
如果說上面的想法有什么共同點,那恐怕是這些都是理性的聲音,是大腦告訴我們“我應該這么做”,就像“我想減肥”“我想戒煙”……
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呢?Nothing!你恐怕堅持不了哪怕一周,然后你的動力就逐漸消失了。因為理性的動力根本不足以支撐我們做出改變。
現在回想一下你一生中做過的改變,不管大小、主動被動,所有的改變都是在感性的力量下做出的,理性和邏輯只是我們做出決定的基礎,而要立下“宏圖偉志”,實現目標,就需要感性上的動力。
提高演講能力是為了:
我想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讓人覺得我是一個有影響力的人;
我想要讓自己的品牌被更多人知道,幫助更多人生活變得更美好;
我想要我的團隊認可我的價值觀,讓客戶信任我的產品;
這才是你提升演講能力的開始鍵,即下定決心要做出的真正改變。
一.忽略你自己
公眾演講者最大的障礙是“擔心自己犯錯”,為了避免自己犯錯,我們會一遍一遍地去背誦我們的演講內容,把它練到自己覺得“完美”為止。
這沒有錯,不過你換個角度想想,你參加過多少“完美”的無聊講座、“完美”的無聊會議,演講者的表演都很完美,但你仍然會覺得很無聊,因為演講的內容跟你沒有半點關系。
所以,反復演練的前一步是“忽略你自己”,關注“你的聽眾”,想想“如何才能把自己記住的內容分享出去”,因為聽眾只關注“從你的演講中收獲了什么”。
我們常說,人們不是為了聽你演講而來,人們是為了你能帶給他什么好處而來,這個信息的獲取渠道是你的演講。
二.減少信息過濾
現在,你的大腦一天內涌入的信息比生活在中世紀的人們一年掌握的還要多,除了來自外界的信息,你的大腦每天還要處理10000到12000條想法。
為了保證大腦不會死機,它會自動過濾掉“不重要的信息”。這種過濾功能,從我們上學起就開始鍛煉,好像我們上了一堂課,結果大部分內容都沒有聽進去……
通常商業場合中,信息過濾的比例在60%甚至更高,而訓練有素的演講者則是在努力爭取信息通過濾鏡的比例。當你確定了演講主題,在有限的演講時間內,一定要安排對聽眾最有幫助最有價值的內容點。
舉例:
余歌《演說思維》的課堂,【自我營銷五步法】是訓練我們學講產品、梳理項目的。特別適合于項目說明會、招商路演等。甚至可以用作公司內部業務員的培訓,因為一流的業務員首先應該是對自己的產品、公司、品牌十分的了解以及專業。
但我們發現,太多人很少去研究自己的產品了,或者說很少去研究怎么可以把它介紹的更好。一次, 一個品牌領導人在課堂上做訓練,老師當場幫他梳理:
“你的主打產品是什么”
“有很多”
“那精準客戶是誰?”
“很多啊。男女老少都可以吃,保健的,護膚的都有......“
你有沒有發現,這是我們一貫的說法,別人問你是做什么的,你總是自己知道卻講不清楚,這是因為我們想表達的東西太多了,不懂得精簡和刪除無效信息。
當時,余歌老師對她說了8個字令她受益匪淺:“多就是無,少就是多“。因為短時間內聽眾獲取信息的容量有限,你講的太多沒有焦點等于沒說。如果你只分享一種獨特的優勢或一款極具競爭力的產品,而把你的演講時間都聚焦在這一點上,我想聽眾對你的印象一定更深刻。
三.弱勢語言,刪掉!
“讓我說說我的觀點”“讓我補充一句,換句話說”“知道我的意思嗎”“我的意思是“……以上語言有任何意義嗎?聽到這些話我們只會轉轉眼珠。
如果你的開場20秒種都是這樣的語言,那么接下來的幾分鐘,觀眾會加大對你提供信息的過濾比例。
這些沒有意義的“弱勢語言”就像白開水一樣,稀釋了你表達信息的力度。按下“delete”鍵,你的話語會更加精辟,字字璣珠。包括一些語氣詞、綴詞、重復的話語都屬于“弱勢語言”。
四 .制造場景
人的大腦并不用詞語或者數字進行思考,而是一聽到就把它們轉化成圖像或者情緒,以便對其進行加工處理,就像腦中存了部電影一樣。
然后,當我們想說話時,我們將自己的思維重新轉化為詞語和數字。詞匯與數字才是人類經過長期創造形成的抽象概念。
如果你想要觸發聽眾的情緒,試著讓你的語言構建出畫面,喚醒情感,那么表達力度也會翻倍。尤其是在你開場白的時候,應該構建一個場景或者用一個畫面將人物引入故事。這一點我推薦大家瀏覽我們前幾天剛剛發出的一篇文章 (成為一個會講故事的演講者! )有關于情景演講的重點概述。
五.尋求反饋
頻繁的演講只能讓你保持已有的水平,卻不能提升自己。
在一次匯聚了柯林·鮑威爾將軍,媒體人阿里安娜·赫芬頓等各界名流以及所有健在的美國總統的關注美國未來的總統峰會中,超級暢銷書作家托尼·羅賓斯受邀發表一場演講,薪酬為12.5萬美元。
有人問他如何能取得這樣的成功,他告訴了一條捷徑。就是在演講之后隨機挑選一些觀眾,把他們請到一邊問一兩個問題“你覺得這次演講中最好的部分是什么”“這次演講有什么不足”,然后促使他們拋開禮數,給出真實的答案。
托尼會根據大家的反饋改進下次的演講,漸漸地,他的演講事業有了質的飛躍。
余歌老師說:你有什么樣的思想、觀點、獨特的價值主張你必須要用你的語言表達出來,形成你獨特的個人符號,你的同類、同好會迅速地與你連接,地域和時間不再是壁壘。沉默未必是金,演說將是連接一切的接口......
圖片來源:《演說思維》課堂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