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應
嬰幼兒時期,可以說像是一張白紙,這個時候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這種紙上圖像的形成。很多在孩子長大之后出現的心理問題或者壞習慣,可能會是這個時期很小的一個原因造成的。所有,兒童教育無小事,對一個孩子的一生至關重要。
談判原理
你知道多吃蔬菜對孩子身體發育比較好,所以要求孩子不要吃糖果多吃蔬菜,但是孩子卻不懂這些,吵著要吃糖果。這個時候的對話其實就是一次談判,孩子可能是哭、也可能是耍賴,在糾纏五分鐘之后,你可能會妥協,答應孩子先吃完蔬菜再吃糖果。孩子還是不依不饒,再過五分鐘之后,你有妥協了,答應吃一口蔬菜再吃一口糖果。孩子可能答應,也可能繼續堅持自己的立場。因為他發現家長的立場其實是很不堅定,只要自己再多哭鬧一會兒后自己肯定會勝利,當孩子發現這個規律之后,家長的談判就徹底失敗了。這種勝利的經驗會潛意識告訴孩子,下一次遇到同樣的情況的時候,他們還會采用同樣的方式獲取勝利。并且還會愈演愈烈,上一次是哭鬧五分鐘的時候家長妥協了,那么下一次孩子可能會哭鬧十分鐘以上去爭取勝利,以此類推,當孩子的這種勝利的次數越來越多之后,家長想要勝利一次的機會就越來越小了。
黑臉
我認為家長中肯定應該有一個扮演黑臉的人,這個人將在嚴重錯誤即將發生的時候站出來說“不”,這個人在孩子的心目當中應該是家庭中“地位”最高的,他的任何話都不容質疑,相當于國家的最高人民法院。這種機制的好處是幫助家長在“談判原理”中處于有利地位,并且幫助孩子建立起基本的是非觀。孩子在這種環境下,不會提出很任性的理由,及時偶爾提出時也仍然會被這個黑臉人輕松地拒絕。黑臉人“地位”最高,是要保證,黑臉人都說不了,其他家長就不要站出來拆黑臉人的臺了,讓孩子處于“無人可幫”的局面中。當然,這種黑臉機制需要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是當的減輕,當孩子形成了基本的是非觀之后,就需要放棄黑臉機制,這有利于孩子與家長平等對話,否則就成了“強權”政策了,這就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黑臉一直存在的家庭,孩子可能會產生逆反心理,導致無法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
白臉
這當然是和黑臉想對應的一種機制了,當黑臉表示了“不行”的態度是,白臉人這個時候其實應該適當地幫助孩子與黑臉人進行一些談判。這個方法的好處是,在孩子還無法與黑臉人進行談判的時候,幫助引導孩子進行談判,這種引導可以幫助孩子表達出自己的觀點,不要讓他孤立無援,從而直接采取哭的簡單方式對黑臉人表示不滿。沒有白臉人的配合,孩子將直接選擇耍賴的形式與黑臉人抗衡。如果是這樣,即使黑臉人成功阻止了孩子犯錯,但是并沒有起到溝通教育的作用。
榜樣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這說的是遺傳,但是說到孩子性格的形成上,父母的日常行為也會直接“遺傳”到孩子身上。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愛幼”的父母比比皆是,但“尊老”的父母肯定沒有前者多。這是個很奇怪的問題,我們對自己生的孩子特在意,卻對生自己的父母不怎么在意,也許是印證了“繁衍生息”幾個字?老的已經完成了這個任務就不應該被重視了?很多父母在自己孩子面前跟家里的老人破口大罵,他們不知道這些都被孩子看在眼里,可想而知,自己的孩子將來會怎樣對待自己。不說將來怎樣,孩子這種不是很和諧的環境下長大,性格上肯定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最終還是那句話,你想要孩子將來變成什么樣的人,不要只是去講給他聽,最好的辦法就是用實際的行動去做給他看。
(201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