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的五一假期翩然而至,家人們可以歡聚,可以把近況與大家分享,可以為老人排遣孤寂。
我們不約而同地想到回岳父家,探望老人。這是一個團結互助和諧溫暖的家庭,老人們為了下一代、下二代、下三代嘔心瀝血、無私地奉獻,積年累月地操勞;兄弟姐妹們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友善的氛圍中成長,成為于社會有益且有貢獻的人;連襟們也是坦誠以待,親如兄弟;孩子們在關愛中慢慢汲取滋養,出落成令人歡喜的模樣。可以說,我早已把生命融入到這個大家庭了,家人們的一喜一悲、一顰一笑,都無法逃離我的視線,都深深刻印心里;同樣,我的成長進步也在家人的牽掛中、祝福里。
去岳父家,缺了在海南的妹夫、在西班牙的大外甥女、在北京的大侄子、在上班的大侄子媳婦。到幼兒園接大侄兒的孩子,我們的小孫孫,可愛、聰穎、帥氣的小家伙,從不輕易哭鬧的、記憶力超強的、很有眼力見的三周歲的小稚童。孩子的小臉被蚊子叮咬的斑痕顯見,雙眼“癡抹糊” 令人擔憂、心痛。
集合,買果蔬。大家決定,去眼科診所為小孫孫診治。買了眼藥水,出發。小孩和大人的心情同樣愉悅,喋喋不休地和大家說話,甚是招人稀罕。
岳父早早地在門口張望,見我們下車,他又激動地哭了。岳母于2016年8月駕鶴西游,岳父愈發顯得孤單,雖然老兩口一起的時光,磕磕絆絆、吵吵鬧鬧,但畢竟有個人在你身邊,嘮叨也好,指責也罷,起碼熱鬧有生機。岳父身體有恙,失去了語言功能,行動也不便,著實需要人照顧,作為二女婿半個兒的我也曾伴身旁數日,但屈指可數。身體羸弱的我,伺候、攙扶他總是微汗涔涔、氣喘吁吁的,這讓我們對大哥很是佩服,年過半百升格為爺爺的他患有高血壓,壓力頗大的大哥讓我們心疼,是兒子讓老人的晚年得到無微不至的照料。
岳父的白發長了,以往都是他的孫子為他剃頭。今天我擔起剃頭匠的角色,系上圍巾、脖子上圈了衛生紙,就是理發店自己被理發的步驟,這是我平生第一次為別人理發,有些緊張有些忐忑。手持電動推子,在頭上小心翼翼地戰戰兢兢地如履薄冰地行進。遺憾的是,我讓別人為我拍照留個紀念,可是沒人能騰出手來,他們在包餃子,只好作罷。繼續“耕耘” ,心里感覺到,岳父對我的細膩小心很受用,時間不長便完成了杰作,清洗完畢,岳父看上去精神了許多。
午餐結束后,岳父與幾位男士休息。大姨姐、愛人、小姨子、小外甥女結伴去挖婆婆丁。以前,曾寫過七律一首:“《七律 蒲公英 》出身地角與山根,不慕群芳月照臨。百草結朋熬好藥,眾人咋口溢清芬。難咽辛苦聊充腹,細品珍餐奉為賓。綻盡黃花成傘絮,傾慈濟世繪新春。” 自我欣賞,甚是得意。她們采菜歸來,談笑風生,言語挖菜的歡愉、拍照的快慰,小外甥女說,閉上眼睛,眼前全是婆婆丁。春雨即將淋漓,她們便返程,途中遇到好心人將她們車載捎回。
為小孫孫滴了數次眼藥水,見好,甚歡。晚宴前,大舅哥和我兒子歸來。席間,大姨姐給正在點滴的岳父喂飯,我說兒子獲得會計資格證,再次鼓勵他奮勇拼搏。各自歸家后,大姨姐在微信朋友圈寫了文字,發了照片,妻子與姐妹們依舊陶醉在喜悅之中。翌日清晨我寫了開頭的文字,旅途中補上了其余的文字。
第一次給岳父剃頭,還會有第二次,第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