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新的一天,昨晚睡了個好覺,今天感覺精神百倍。
早課結束后,來到院子里散步。今天早上天氣還不錯,山里濕度高,天空中的云彩很有仙氣,絲絲縷縷,隨風舞動。看著變化的云彩整個人的思緒也隨之發散開來。從來沒有這么認真的看過云,一絲絲,一縷縷,聚集起來,又緩緩散去,在天空中擺出千奇百怪的造型。
到了中午的時分,天空下起雨來,那些奇特的云消失得無影無蹤,變成了平平無奇的一層灰色。這可能就是云的實相,不斷的生起滅去。這體驗也給我了一個新名字
【觀雲】
今天是堅決靜坐的第三天,腿部也逐漸適應了那種堅決的疼痛??墒抢蠋熕v的觀察感受,粗重的感受,細微的感受,我還是沒有感覺。特別是反復說到的微細的震動,從來沒有感覺到。
大概是下午的共修時間,觀察頭頂感受的時候,突然感覺左耳在震動。說不上是微細的震動,是高頻的震動,感覺都能扇起風來,持續了大約兩秒鐘就消失不見了。身體的真實感受,讓我體會到老師講的這些實修經驗都是經過驗證的,只要按指示,一步一步的堅持下去,就會達到最終的目標。看到自己身體的實相,繼而發現整個世界乃至宇宙的實相,達到開悟。
這是一條洞察實相本質的大道、一條了悟真理的正道。為了要解決我們的問題,我們必須能如實地觀察。我們必須學會認清表面的、顯而易見的實相,并且穿透表層,覺察較細微的實相,再進一步了解最終的實相,最后終能體證到從自我痛苦中解脫的真理。無論我們如何稱呼這個解脫的真理——是涅槃(nibbana)、天堂或其他名稱——這都不重要;重要是的去親身體驗。
唯一能夠直接體驗真理的方法,就是向內觀照,觀察自己。有生以來,我們早已習慣向外看,我們總是對外在的人與事深感興趣,卻很少檢驗自己,檢驗我們的身心結構、我們的行為、自身的實相。因為,我們對自己始終一無所知。我們不了解無明(avijja)對我們造成多大的傷害;也不知道,我們一直都被自己內在未覺知的力量所奴役。
要領悟真理,必須將這內在的黑暗驅走。我們必須洞察自身的本質,才能了解存在的本質。因為,佛陀所指出的,是一條向內觀照、自我覺察的道路。佛陀曾說:
就在這具有心識的六尺之軀,揭示了宇宙、宇宙的生起、寂滅、以及走向寂滅之道。
整個宇宙及其運作的自然法則,都必須在我們自身體驗。也唯有在自身內部,才能體驗。
這條正道也是一條清凈之道。我們探究內在的真理,不是出于知性的好奇,而是為了一個明確的目標。透過對自身的觀察,我們第一次覺察到那些受制約的習性反應、那些遮蔽了我們的心眼、隱藏了實相、制造痛苦的種種偏見。我們看清累積在內、令我們一直焦躁不安、痛苦煩惱的緊張壓力;而且我們也體認到,它們是可以去除的。漸漸地,我們學會如何讓他們分解消融,而我們的心就變得清凈、祥和、快樂。
這條正道一定要去實踐,佛陀的教導一定要去落實,否則就只是一種毫無意義的表面功夫。
要實修佛陀的教導,并不是非得稱自己為佛教徒不可。稱呼無關緊要。痛苦人人皆有,并沒有什么不同;因此,痛苦的有效解藥,必能夠適用于每一個人。這個實踐的方法,也不是僅限于遠離紅塵、歸隱山林的修行人。誠然,要讓自己專心一意地學會如何去練習,是需要投注一段時間;但是一旦學會了這個方法,就一定要將其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個為了追尋正道而出家、卸下俗世責任的人,有機會更精進地修持、更深入地徹底了解這教導,因而可以有較快的進展。相對地,一個過著世俗的人,周旋于眾多的責任之間,只能夠以有限的時間來練習,但是無論是出家或在家,我們一定要懂得運用正法。
只有實際被運用的正法,才有效用。如果這真是一條從痛苦走向安樂的道路,那么隨著我們不斷精進練習,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會變得愈來愈快樂、和諧、對自己無所求。同時,我們和他人的關系,應該會變得愈來愈安詳和諧。我們不僅不會增加社會的不安,反而應該能夠產生正面的作用,促進眾人的快樂和福祉。要步上解脫之道,我們必須過正法的生活,過真理、清凈的生活。這才是實踐佛陀教導的最佳方法。當正法被正確地實踐時,它就是生活的藝術。
第七天結束
資源鏈接:
. Vipassana 內觀禪修官網 :
(中國 http://vipassana.sutta.org/)
(國際 https://www.dhamma.org/zh-HANS/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