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和室友聊了半宿,今天一早還是精神百倍。起床鐘聲一響就爬了起來。我不知道清晨四點洛杉磯的樣子,但是我知道清晨四點真寂寺的樣子。
洗漱完畢來到禪堂做最后一次早課。
葛印卡老師著重介紹了自己是怎樣走上了正法的道路,怎么跟隨烏巴慶老師學習正法,烏巴慶老師怎么教導他,言語中流露出對烏巴慶老師無盡的愛。
聽著葛印卡老師的話,回憶著十天里所經歷的一切,一股強烈的情緒生起來,夾雜著不舍,感動,還有說不出名稱的情緒,一股腦的涌上來,眼淚止不住往下滴。也明白了為什么葛印卡老師一直說我們來這邊是給自己的心做一個大手術。早課結束以后,感覺自己的心無比輕松,里面滿滿的都是愛。整個人感覺好極了。
早課結束,回到食堂吃最后的早餐。最后一餐真令人懷念。
早飯過后,大家進行最后的衛生打掃,也算是為下一期的學員盡點力。我和另一位同修的任務是把大家的碗都清洗干凈。從來沒有洗過這么多碗,也從來沒有感覺到洗碗也可以這么心懷喜悅。
收拾完衛生,有大巴上山,大家坐大巴下山,各自告別。先下山的一波同修們的合影能夠看得出,所有的人都心懷喜悅,而且是發自內心的喜悅
在下山的路上,我找到了前幾天在思考問題的答案。毛毛蟲的記憶在繭里的時候已經全部消融掉了,這是毛毛蟲的涅槃之路。我們也像毛毛蟲一樣,潛意識深處的那些頑固的習性反應徹底根除以后,才能涅槃,活出蝴蝶的風采。
十天的內觀禪修之路結束了,漫漫人生修行還在路上。。。
最終日結束
關于標題
第一天到第十天的標題是十波羅蜜
詳解如下
要達到最終目標,我們必須圓滿培養十種良好的心理特質,也就是十波羅蜜(parami),而最終目標就是完全的無我。這十波羅蜜就是會逐漸消融自我的特質,讓我們愈來愈接近解脫。在內觀課程中,我們有機會培養所有這十種特質。
第一種波羅蜜是nekkhamma-舍離。出家成為僧尼的人,舍棄了在家人的生活,沒有身外之物,甚至得托缽乞食為生,這都是為了消融自我、去除我執。那么在家人要如何培養此一特質呢?在這樣的課程中,就有機會做到這一點,因為我們在這里吃住是靠別人的布施。我們接受別人所提供的吃住或其它設施,無論是什么樣的,這樣我們就逐漸地增長舍離的特質。在這里不管人家給我們什么,我們都善加利用,努力修行凈化內心,不僅為了自己好,也為不知名的布施者好。
第二波羅蜜是sila-持戒。我們借著隨時謹守五戒,不管在課程期間或日常生活中,來增長此一波羅蜜。在世俗生活中有許多障礙讓我們難以持戒,但在這里的禪修課程中,因為課程緊湊又約束甚嚴,我們沒有機會犯戒。只有開口說話的時候,我們才可能會無法嚴守戒律,因此我們誓愿在課程的前九天禁語,這樣至少在課程進行期間,我們可以嚴守戒律。
第三波羅蜜是viriya-精進(努力)。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會努力,例如努力賺錢謀生。不過這里我們是要努力保持覺知與平等心以凈化內心,這是正精進,可以趨向解脫。
第四波羅蜜是pabba-般若(智慧)。在外在世界里我們也許有智慧,但那是我們從書本讀來或從別處聽來的智能,或只是知識上的了解。真正的智慧波羅蜜,是我們在禪修中從親身體驗、發自于內的了悟。我們藉由自我觀察而直接了悟到無常、苦及無我的事實,而經由直接體驗實相,我們可以解脫痛苦。
第五波羅蜜是khanti-忍。在這樣的課程中,大家在一起修行及生活,也許某個人的行為舉止會干擾到你,使你厭惡不耐。但是我們很快了解到,這個打擾別人的人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或者他有病在身。因此我們的厭惡消失了,對這人只感到愛心與慈悲。我們已經開始培養忍的特質。
第六波羅蜜是sacca-真諦(真理、實相)。持戒讓我們在言語上維持真實,但sacca還要更深入實踐才行。正法之道上的每一步,都必須不離真理實相,從粗顯表面的實相,到較微細的實相,以迄于最究竟的真理實相,這其中沒有虛幻想象的空間,我們必須時時刻刻覺知當下所實際體驗到的實相。
第七波羅蜜是adhitthana-堅決。我們參加內觀課程時,必須下定決心要完成整個課程,還要決心遵守五戒、禁語以及課程所有的規定。開始內觀修行方法后,我們還要下堅定決心,在每個集體靜坐的整個一小時內,都不張開眼睛或移動手腳。在正法之道的后面階段,此一波羅蜜至關重要;當接近到最后目標時,我們必須要能堅決靜坐、無有間斷,直到解脫。因此我們必須增長堅定的決心。
第八波羅蜜是metta-純凈無私的愛(慈心)。過去我們試著對別人生起愛心與善意,但這只是在心的意識層次,在潛意識里仍然充滿著舊有的緊張沖突。當心完全凈化時,我們會從內心深處希望眾生快樂,這是真正的愛,可以幫助別人,同時也幫助自己。
第九波羅蜜是upekkha-平等心。我們要學習保持心的平衡,不僅是在體驗到粗重不愉悅的感受或身上某些部位沒有感受時如此,在面對微細愉悅的感受時也是一樣。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了解,當時此刻所體驗到的感受是無常的,必然會消失滅去。以這樣的了知,我們保持超然、無所執取的平等心。
第十波羅蜜是dana-布施、捐獻。對在家人來說,這是走上正法之道的首要一步。在家人有責任以正當的謀生方式來賺錢養活自己及家人,但我們若對賺來的錢產生執著,就會膨脹自我,形成我執。因此,我們必須把一部分賺來的錢用以利益眾生。如果這樣做,就不會形成我執,因為我們了解到,我們賺錢不僅是自利,也是利他。我們會發愿要盡己所能幫助別人,而我們也了解到,幫助別人最佳之道,莫過于讓人學到脫離痛苦的方法。
在這樣的課程中,我們有很好的機會增長此一波羅蜜。我們在這里得到的一切,都是別人所布施捐獻的,這里吃住都不收費,教導當然也完全免費。接下來可以輪到我們布施,為別人的受益而捐獻。我們布施的多寡因個人能力而異,比較富有的人自然希望布施得多,但就算是最少的布施,只要心愿正當,都十分有助于增長布施波羅蜜。我們不期望任何回報,只是要讓別人體驗法的好處,并得以脫離他們的痛苦。
你們在這里有機會增長所有的十波羅蜜,當所有這些良好特質都臻于至善而圓滿時,你就會達到終究的目標。
要持續修行,一點一滴地增長這些特質。在正法之道上前進不懈,不僅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與解脫,也是為了眾生的利益與解脫。
最后強調
不建議任何沒有經驗的人,利用網上的,或者一些不完整的資料進行自學。自學非常不系統,而且開始沒有正規的持戒,沒有強化的時間訓練,不會打好基礎。這就像蓋房子打地基一樣,下面不搞好,上面的房子很容易歪斜倒塌。任何人拿出十天時間來參加這個課程都是大有助益的。
資源鏈接:
Vipassana 內觀禪修官網 :
(中國 http://vipassana.sutta.org/)
(國際 https://www.dhamma.org/zh-HANS/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