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堅持鍛煉身體,今天完成了5km跑步,感覺自己棒棒噠!”
“今天下雨,不能跑步,暫緩計劃。”
“新上了一部電影,看完太晚,暫緩計劃。”
......
“話說,我是不是說過要堅持鍛煉身體來著?沒事,越挫越勇,我要重新開始!”
上面的歷程你是否熟悉?明明心里想要堅持,身體卻很誠實地放棄。
這遠遠不只是意志力的問題,本文將告訴你關于堅持的“一個核心”加“四個技巧”,讀完以后,保管你再也不用擔心堅持不下去。
一個核心:找到意義
通常,想做一件事的緣起分為兩種,一類是興趣、一類是覺得有益處,但這兩者都不太能持續激勵你,所謂“三分鐘熱度”,在其他有意思的事物吸引你時,在持續變得越來越辛苦時,那些“喜歡”和“好處”便會被拋諸腦后。
所以,堅持的核心在于,認真思考并寫下這件事的意義。
這個意義不能只是簡單想想,而是要盡量具體、深入去想,并通過寫下來以及日后時不時地翻看,讓它印在你的腦子里。
比如說堅持鍛煉身體,最重要的意義當然是自己的健康,但這樣的意義太抽象以致于不會讓你有壓力去堅持。所以這時,你可以想想失去健康意味著什么:體型變胖?生病吃藥?沒有精力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好好找找自己的“痛點”并且和這件事情扯上聯系。
再比如堅持讀書,大家能想到的普遍的意義是增長見識,但這樣的意義太淺層以致于不會讓你有動力去堅持。所以這時,你可以想想,通過讀書能增長見識,除此之外呢?在此之后呢?簡單舉個例子,讀書能讓你擁有足夠的背景知識、全面辯證的思考方式,當需要做出人生關鍵決策之時,它能派上的用場和造成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只有想清楚了,才開始。只要想清楚了,心里就會有個聲音不停地呼喚你去完成。這是最關鍵的一步,走出這一步之后,下面的技巧可以幫助你走得更為輕松。
技巧一:合理計劃
所謂合理計劃,就是考慮到各種因素,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以及制定了后備方案。
比如,與其要求自己每天至少看一個小時的書,不如定下這樣的計劃:一個星期至少有五個晚上看書超一小時,總閱讀時長至少七個小時,后者更具有靈活性。
再如,如果一般而言你的鍛煉方式是慢跑,那么在下雨天做30個仰臥起坐就是后備方案。
技巧二:設計觸動點
或許你會覺得,我不是不想做這件事,是想做的其他事情太多,這件事自然就被忽略了,那么這個技巧很適合你。
所謂設計觸動點,就像巴普洛夫的實驗那樣,出現鈴響狗就分泌唾液,你也可以為自己設計一個“出現什么就做這件事”的觸動點。
比如在你的運動鞋里放一個鬧鐘,設定晚飯后一個小時就會響,當你需要找到鬧鐘并關掉它時,就告訴自己該運動去了。
再比如加入一個讀書群組,設定看到群組里有人分享讀書心得時,你就去看一個小時的書。
技巧三:規劃時間
如果長時間做一件事,難免會讓人覺得枯燥、容易分心,也會讓人感覺堅持得很辛苦。
這個技巧一方面是利用工具(比如番茄鐘、沙漏),把時間分塊,做25分鐘就休息5分鐘,減輕你的心理負擔并增加專注度。
另一方面,了解你每天的精神狀況,在精神最好的時間去做最需要注意力資源的事情,會讓“辛苦”的感覺減輕。
技巧四:設置獎勵和懲罰
獎勵會強化你的堅持行為,這點是不言自明的。提前與自己約定好,每完成一個階段性目標,或者達到進度條的某點,就主動給予自己獎勵。獎勵是物質的、精神的,甚至是獎勵自己今天不用做這件事,都可以。
懲罰這一點更需要注意。如果因為某一次沒有做到堅持,就在心里過于責怪自己,反而不利于堅持。懲罰的意義在于,把“沒有堅持”這件事情當作個別事件,并進行了處理,這件事就算過去了,你的事情可以繼續。懲罰的選擇也同獎勵一樣,視你的情況而定。
看完這堅持的“一個核心”和“四個技巧”,你是不是迫不及待想要操作看看了呢?
找到那件事,想好它的意義,就上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