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參加了一個口才訓練社群,需要寫文章再做直播分享,一直很排斥講自己的故事,覺得那些事寫出來感覺像是吹牛。我知道現在暫時還是表現型人格,但我真不敢把自己那些個破事拿來分享,真心覺得自己沒那么好。
其實我也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意識到自己的性格中隱含著自卑。對于自己,在我心中總是沒有別人眼中的那么優秀。有的時候會感覺差極了,很多事情都把握不好,有的時候回過頭來看自己干的那些事,總覺得吃驚,當時我的邏輯能力怎么那么強,是我干的嗎?
讀笑來老師的文章才明白,該自卑的時候就得自卑,自卑是一種必然的存在。自卑詞典解釋為低估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在心理學的來看是由于自卑是一種“比較——評價——刺激”連鎖機制所產生的結果。就是說自卑的根源來自于比較。顯然我們都知道阻礙進步的一大原因就是拿自己與別人比,會給我們帶來惡性循環,不由自主的把注意力放在別人身上,產生嫉妒甚至干錯事,卻沒能關注自己的成長。比較是一種不由自主的心理活動,我們也無法克制自己比較的本能。但是我的自卑是因為比較嗎?也時常審視自己的內心,很多時候我都會問自己這個問題。
笑來老師說過我能夠真心為了別人的進步和成功而感到高興,說明我終于有了真正的自信。我覺得我的關注點可能是自己跟自己比,因為我會為身邊的人成就而感到高興,喜歡欣賞別人的優點,甚至我最討厭的一件事就是去說教,特別是高姿態的說教。
并不是所有的自卑都是與別人比,有的時候而是自己。小的時候總是因為成績好,總是被夸獎被喜歡。后來上了大學,大家維度都不在學習上,而是我又比較懶也可能是比較內向,不想參加社團活動,只是安安靜靜的去圖書館看各種類型的書。維度多了感覺自己沒什么優勢,而內心又渴望成為更好的自己。今年畢業參加工作,其實在醫院需要謹慎、冷靜、耐心,對于新醫生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而我又在婦產科,我們醫院婦產科是特色科室,非常忙事情特別多,每一次值班,我會多多少少犯一些小錯。還有一個特殊的原因,我一直在門診的手術室,比較會的是手術。值班在病房,我對病房不是很熟悉,只有值班的時候才有機會才開始學,所以我的動作相對其他小伙伴來說比較慢,上級總是嫌我慢。
這段時間我一直想做得更好,進步卻沒有達到預想的速度,就不自覺地自卑。一遇到問題,我首先是懷疑自己,然后再去弄明白是不是我的錯,很多時候并不是我的做得不好。這種壞情緒使我不愛說話,不愛與人交流,常常覺得自己糟糕極了,感覺任何人都能比我做得好。護工和患者總是老師老師的叫我,可能上海人喜歡稱別人為老師,特別不習慣,總覺得自己配不上。
我想擺脫這種心理上的束縛,積極主動加速進步是我認為一個基本且必要解決問題的方式。我需要迅速掌握所有婦產科的常見疾病以及診療方式 ,也需要快速的明白工作之中我的任務是什么,最重要的是干什么,哪些事情是急的哪些事情可以緩。在總結和學習的過程中去提高自己技能的同時,得適當的放松自己。
放松自己的是我之前沒有去想的一個方面,總是想快點進步快點進步,總是責備自己。有的時候過于緊張過于自責會阻礙成長,學會與自卑共存。實在難以消滅這種潛在的情緒,那就算了吧,就當它是我的小尾巴,時時刻刻的提醒我:我真的做好了嗎,哪些地方可以完善。
其實不該時時刻刻念著自己的不好,而應該去想辦法解決問題。去行動去改善,念念叨叨像個神經質,結果只能做不好,反而惡性循環,被自己的本能所控制,越來越不好。自卑是一種必然的存在就讓它存在好了,但是關注點不應該在自卑上,而是怎樣才能做得更好,漸漸的達到不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