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海每期開營的第一天都會要求我們做一個自我介紹,因為21天的時間,我們需要彼此了解,彼此鼓勵,彼此加油,彼此前進。
一個人總會有很多的標簽,面對不同的人、不同的環境,標簽也會有所不同,我也一樣。而在這里,我想給自己定的標簽就是“努力、勤奮、認真、完成”。
努力的寫作,勤奮的讀書,認真的修改,很好的完成。我是劉小嗨,希望嗨字能帶給我無限的經歷,讓我在21天的時間,我通過這幾點我圓滿完成任務。
有一項測試,很多人做過。在紙上寫出五條你認為這輩子對你來說最重要的事情。然后一一劃掉,直到剩下最后一個,那么這一個就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實驗很殘酷,卻也能反映出每個人內心真實的想法,我們這輩子有這么一個目標或者覺得重要的事足以。
畢淑敏老師做過這樣的實驗,她說,抉擇的過程中是痛苦的,可做完選擇卻松了一口氣。因為知道了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事,我們便可以為止奮斗了。畢淑敏老師最終的選擇是“一支筆”,筆可以用來記錄,用來寫作,用來呈現自己的人生。老師是真的愛寫作,至少在那當下一刻讓她覺得生命中沒有比寫作更重要的事情。但是這個答案卻讓我為之一振。
居然還有人將寫作視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寫作于我而言,重要!但要說把它當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時,它可能暫時還不算,但我依然會追隨它,希望有一天它能成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我的寫作時間不算太短,斷斷續續的也有一年多,寫了很多感想,很多故事,很多情誼,文筆雖不算好,但至少真誠。每人嘲笑,接受的都是鼓勵,相互的鼓勵激勵著我不斷的前行,遠方的迷霧現在依然是又厚又重,不過不管走到哪里依依惜惜的總能見到些許的人,那些是走的靠前的人,離我很遠,可他們依然堅持著。這就是我前進的動力。
二十多年沒認真堅持過什么事情,希望寫作能是我一直堅持下去的事情。
好的寫作,離不開誠心的閱讀。朋友對我說:“看書得在合適的時間看,想看的時候看,這樣才能看的進去,而不是囫圇得讀完而已”我也知道,看書得看到心里,而不是過眼便忘。而我對于讀書,一項有著急于求成的心態,可能內心始終認為自己讀書少,所以想拼命的趕緊讀完一本書,再去讀下一本,內心的著急在看書時總是暴露的一覽無余。
所以看了很多書,其實記住的并不多。就像看畢淑敏老師的散文,字句的斟酌,情感的表達,形象的比喻我一概沒有記住,只是記住了些許部分。心態不易改變,只能改變下方法,讀書的方法,比如可以先讀小說,小說以故事為主,相比散文來說,沒有那么多需要刻意去記憶的東西。在讀的多了之后也許心態也會跟現在有所不同。
輸入和輸出是分不開的兩種形式,每一樣都認真做,每一樣都能做好。
藍海無期的開營,我依舊選擇了日更800字,這已不算是大的挑戰了 ,真正對我來說的挑戰是文章質量的好壞。
這期目標:開始刻意的模仿,模仿《林清玄》的散文風格。并有一篇文章能上公眾號。
目標定下后,便是行動。行動永遠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