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的作業要求是:
用16格筆記讀書法,閱讀《精要主意》,《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成功,動機與目標》。并且結合從這三本書中,你得到最重要的方法和概念,給你的行動帶來的指導寫一篇心得。
第一次課程的時候,我就說過:
在擁有個人的技能學習“高頻小套路”之前,“聽牛人的話”——不打折扣的完成牛人提出的要求,是獲得成長的最快方式之一。
雖然這次作業遲交了,但態度是認真的。事實上,認真的態度,給了我很多意想不到的回報。完成作業的過程,是學習、思考和總結的過程,讓我受益匪淺!感謝烏龍明月老師。
三本書速讀的內容總結
《成功、動機與目標》
問題:如何成功完成目標?
動機:很多目標設定了以后,會半途而廢,或者進步緩慢,沮喪感強。
總結:
1. 目標應該具體,并且要有一定的難度。
2. 根據不同情況選擇合適的思考方式。既要有意義和目標,即“為什么思維”。也要有解決具體問題的“是什么思維”。
3. 信心切合實際,正面積極的想像目標的實現。但別低估了成功之路的艱辛。
4. 要有完成目標的信念,營造正確的環境,享受奮斗的過程。
5. 采用"如果...就..."計劃,幫助自己及時行動,把握當下。
《精要主義》
問題:如何做一個精要主義者
動機:同時有很多任務,感覺每一件都很重要。另外一個問題是,重要的事情比較難,自己不愿意開始。
總結:
1.更少,但更好。做到權衡取舍,做對的事情。
2. 用更多的時間來辨別,以便花更少的時間來做。重視選擇。
3. 高效思考和工作。
4. 目標應明確具體,充滿意義。如果答案不是一個確定的yes,就是一個肯定No。
5. 為意外情況設置緩沖。提前做準備,重要是完成比完美重要。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問題:如何找到最重要的事,并做好?
動機:總覺得生活中很多事都很重要,但似乎什么也沒有做到很好。
總結:
1. 重要的事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完成最緊要的事就像推倒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剩下的問題會迎刃而解。
2. 將待辦事項清,單轉變為成功清單。找到主要任務,以此為軸心,再去做其他事。
3. 由大化小,慢慢縮小范圍,找到最重要的那個目標。
4. 不要要求自己全方位自律,生活就是尋求平衡。挑最重要的那件事,堅持下去就可以了。
5. 時刻問關鍵問題,把握大局與焦點。為優先事務預留時間,并保護這個時間段。
在第一次看到“速讀”概念的時候,我是嗤之以鼻的,因為我可是笑來老師的腦殘粉——踐行的是只字不差的閱讀。但實踐證明,這兩種方式根本上是不相沖突的。
速讀旨在帶著問題短時間去尋找答案,能快速弄清楚非虛構類書籍的主要框架和內容。只字不差的閱讀,強調的是在閱讀過程,耐心和認真思考。二者可以結合起來,比如,在通過速讀法弄清楚了《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后,我覺得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書。所以,我就買了紙質版,計劃花時間只字不差的認真讀。
這里分享給大家X-dite老師的速讀法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m1Lfwt689TpBHQ0uFjRZiA。強烈建議大家嘗試一下,很好用!
心得
仔細看這三本書的筆記,發現有這么幾個共通之處:
第一,對于目標,應該明確而具體。
笑來老師曾說,做一件事情之前,要給這件事情賦予一個重要的意義,這在《成功、動機與目標》這本書中,稱之為“為什么思維”。而要落實目標,則需要運用"是什么思維",將目標分解成任務,以便進行突破。
自己在這兩個方面都是渾渾噩噩的狀態,竟然沒有仔細認真的想過!我仔細分析了接下來的工作,下個星期來對這條原則的踐行復盤!
2. 重視選擇,找出最重要的那件事,把精力專注在這件事上。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這本書,對我的觸動很大。所以我又專門買了電子版,準備認真閱讀和思考。書中觀點,比如:
完成最緊要的事就像推倒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剩下的問題會迎刃而解。
找到主要任務,以此為軸心,再去做其他事。
為優先事務預留時間,并保護這個時間段。
這些觀點,我都非常贊同!
3. 及時行動。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知道和做到。再完美的計劃,不付諸行動,這計劃也就是竹籃,打水勢必一場空!聽了很多道理,做了很多計劃,行動是我對當前最大的問題。當然,在這一點上,我相信我并不孤獨。
選擇明月老師的“超級行動課”,就是為了讓自己在這一點上有長足的進步!
《成功、動機與選擇》這本書中,提供了一種方法,即采用"如果...就..."計劃,幫助自己及時行動,把握當下。如果說按照《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的觀點,精簡自己的目標,再將目標任務具體化,肯定也能幫助自己更具有行動力。
4. 為優先事務預留時間,并保護這個時間段。同時,為意外情況設置緩沖。
為優先事務預留時間,并且保護好這個時間段——這是我極為缺乏的技能之一!每天做計劃,心里也知道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腦子里也會去想什么時間做這件事情,但僅僅是想想而已。等到具體行動的時候,大大小小的雜事占滿了自己的時間,最后最重要的事情卻沒有開始。沒有完成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無效率的“勤奮”。
5. 完成比完美重要。
為了把事情做到完美,而遲遲不愿意開始任務,這是拖延癥心理的重要表現之一。拿到一個任務,第一想著完成,才有完美的可能性。寫作科研論文更是如此。好文章都是改出來的,而不是寫出來的。先完成,再完美!這應該成為我的重要做事原則!
最近生活工作有點亂套,說實話,這次作業拖得太久了。但我沒想到的是,原來完成作業,是這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期待在踐行中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