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大量的企業選擇了互聯網營銷,廣告主的需求進一步刺激了網絡廣告的大發展、大繁榮、大爆炸。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網絡廣告也應運而生,何為網絡廣告,簡單的說網絡廣告是指廣告主基于互聯網所投放的廣告。
網絡廣告和傳統廣告相比,它具有傳播快、范圍廣、互動強、效果好等特點。特別是當互聯網從 PC 時代進入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后。網民數量劇增,上網時長成指數級增加。此時大量的企業選擇互聯網營銷,廣告主的需求進一步刺激了網絡廣告爆炸式的發展。
PS:工商總局于 2016 年 7 月 8 日發布《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其中有一條規定:互聯網廣告應當具有可識別性,顯著標明 “廣告”,使消費者能夠辨明其為廣告。
網絡廣告的類型
網絡廣告按照廣告觸發邏輯的不同可以分為 搜索廣告 和 展示廣告兩類。按照廣告的目的不同,可以分為品牌廣告和效果廣告,如果廣告專注于品牌展示和曝光則為品牌廣告,如果廣告用戶推廣、營銷牽扯到轉化率等則為效果廣告。
搜索廣告
搜索廣告并不等同于搜索引擎廣告,它是當用戶搜索某個關鍵詞時所展示的廣告,不僅包括搜索引擎廣告,還包括淘寶、京東等電商廣告。
展示廣告
展示廣告是在網站或者 APP 固定廣告位上進行展示的廣告,與搜索廣告的最大的不同在觸發機制上。
搜索廣告是人找信息而產生的廣告,用戶主動檢索,檢索結果關鍵詞而異;展示廣告是信息找人的廣告,網站或 APP 根據用戶畫像猜測用戶喜好,從而進行廣告投放。
展示廣告從形式上來看,按照客戶看到的順序大致可以分為以下類型:開屏廣告、banner 廣告、信息流廣告、插屏廣告、。
開屏廣告
開屏廣告常見于APP,APP啟動時展示的廣告即為開屏廣告,展示的時間一般是3-5秒左右,為了更好的用戶體驗,開屏廣告一般都會有個跳過按鈕,對廣告不感興趣的用戶可以直接選擇跳過。開屏廣告展示的形式一般為靜態圖片、動態圖片,最近動畫形式的開屏廣告也越來越多了。
banner廣告
banner廣告常見于web和app的首頁,一般以長條狀展示,多出現于產品首頁的頂端或者底端,可以是一張圖,一般是3-7張圖,進行輪流顯示,沒張圖展示時間2-3秒。
信息流廣告
信息流廣告多出現于內容平臺,比如微博、朋友圈和咨詢類app等,展示樣式和平臺信息流的展示樣式一致,要不是工商總局規定廣告必須顯示廣告字樣,大部分用戶都不太會意識到它們是廣告。
插屏廣告
插屏廣告一般是在用戶執行暫定等操作時出現的一類廣告,多用于視頻類產品。
常見的網絡廣告指標
CPC
CPC(Cost Per Click)——按點擊付費-點擊廣告
CPC是一種點擊付費廣告,根據廣告被點擊的次數收費。如關鍵詞廣告一般采用這種定價模式,比較典型的有Google廣告
聯盟的AdSense for Content和百度聯盟的百度競價廣告。
CPM
CPM(Cost Per Thousand Impression)——按展示付費-彈出窗口
CPM是一種展示付費廣告,只要展示了廣告主的廣告內容,廣告主就為此付費。這種廣告的效果不是很好,但是卻能給 有一定流量的網站、博客帶來穩定的收入。只做CPM廣告的聯盟不是很多,像太極聯盟就有CPM廣告。(最為常見的彈窗)。
CPA
CPA(Cost Per Action)——按行為付費-按注冊量
CPA是一種按廣告投放實際效果計價方式的廣告,即按回應的有效問卷或定單來計費,而不限廣告投放量。CPA的計價方式對于網站而言 有一定的風險,但若廣告投放成功,其收益也比CPM的計價方式要大得多。國內最好的CPA廣告聯盟當屬CHANet成果網。
CPS
CPS(Cost Per Sales)——按銷售付費-按銷售分成
CPS是一種以實際銷售產品數量來計算廣告費用的廣告,這種廣告更多的適合購物類、導購類、網址導航類的網站,需要精準的流量才能帶來轉化。卓越網站聯盟、當當網站聯盟當屬這種廣告形式的典型代表。
CPT
CPT(Cost Per Time)——按時長付費
CPT是一種以時間來計費的廣告,國內很多的網站都是按照“一個月多少錢”這種固定收費模式來收費的,這種廣告形式很粗糙,無法保障客戶的利益。但是 CPT的確是一種很省心的廣告,能給你的網站、博客帶來穩定的收入。阿里媽媽的按周計費廣告和門戶網站的包月廣告都屬于這種CPT廣告。
CPV
CPV(Cost Per View)——展示付費
(展示廣告)又稱富媒體廣告,按展示付費,即按投放廣告網站的被展示次數計費,網站被打開一次計一次費,按千次IP計費。
廣告形式的變化體現了互聯網廣告發展的趨勢,即:廣告永遠朝著廣告主利益和效果最大化的方向發展。作為站長,我們要做的只是做好自己的站,選擇最好的廣告聯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