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倫敦大教堂
米婭站在教堂外,一襲剪裁得體的白色婚紗將她的身材襯托的玲瓏有致。
溫暖的陽光輕輕的撫摸過她化著精致妝容的臉龐,今天的她是那么迷人。
她用握著捧花的手提著長長的裙擺,踏上通往禮堂的臺階。
每走一步,高跟鞋與地面的碰撞都會發出“踏,踏”的響聲,清脆悠揚。
這一天,她等了10年。
2
米婭說,見到許言的那一刻,她才知道什么叫做心跳的感覺。
許言和米婭在同一所高中念書,比米婭大一屆,高二的時候就拿大大小小的各項化學競賽的榮譽證書拿到手軟,是學校公認的學霸級男神。
米婭幻想著自己有一天能夠把男神追到手,可那時的她,卻連一張完整的化學元素周期表都背不下來。
在臺灣偶像劇盛行的時候,米婭深深的迷上了《惡作劇之吻》,她覺得自己就是袁湘琴,而許言就是江直樹,總有一天,完美的江直樹會被笨笨的袁湘琴所吸引。
她每天有意無意的制造和許言偶然相遇的機會。她會在許言排隊打飯的時候,悄悄跟在他身后;在許言打球的時候,在看臺上默默為他加油吶喊。
后來,米婭從學姐那要到了許言的QQ, 搜索好友,個性簽名那一欄赫然寫著:不進清華,誓不罷休。
看到簽名的那一刻,米婭哭了,哭的撕心裂肺。
她爸媽以為女兒在學校受欺負了,嚇的不輕。米婭的爸媽38歲才生下米婭,對她寵愛有加。他們不求米婭有什么大的作為,只求她平安喜樂。
因此米婭從小也沒有什么什么大的夢想,優哉游哉。小學,初中,高中,成績不算很好,但也算中上游,總是能抓住最好學校的尾巴。
考入最好的高中,成績卻是墊底。即使這樣,她也不覺得有什么不好,即使這樣,畢竟是最好的高中,輕松考一個二流大學應該不成問題。
3
即使在一起,又怎么樣,自己還是配不上他。
米婭的QQ簽名,一度改成了這個。
她覺得自己即使用人格魅力成功吸引了“江直樹”,還是不配和他站在一起。
一種無力感,涌上心頭,她強迫自己轉移目標。
阿華,也是米婭那所高中的“名人”,卻是以打架,不學無術聞名。
喜歡了米婭很久,米婭卻對他厭惡至極,覺得他連許言的一半都不如。
米婭苦笑了一下:人真是奇怪的動物,總是仰慕那些比自己優秀的人,卻看不起那些和自己一樣的人。自己除了不打架斗毆外,和阿華又有什么區別呢。
米婭對他說,我們先做朋友吧。
跟著阿華頹廢了一段時間,米婭很快就厭煩了這樣無聊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她還是沒有真正放下許言。
有時候,沒有目標比死去更難受。
4
后來,米婭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她剪去了長長的馬尾,換上了溫婉的學生頭。
深夜港臺偶像劇被一摞摞數不清的模擬試卷所代替。
她無數次在深夜里蒙著被子大哭,那些專有名詞,那些特殊符號,像許多年未見卻想不起名字的老友般折磨著她。
她甚至懷疑自己做這些意義。
這一切關于許言,卻又無關許言。
奮斗的日子,總是過得那么快。
轉眼間,許言就要高考了。
放榜的那天,米婭起了一個大早,當看到公告欄上第一排許言的名字的時候,她哭了。
不知道是為他高興,還是為自己難過。
米婭的成績也從成績單的最后一排慢慢的跳躍著。
當她的成績上升到第10排的時候,班主任對她說,南京大學最保險。
報志愿的時候,她只填了一個,清華大學。
拿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米婭沒有哭。
她爸媽大宴賓客三天,感謝祖先開眼,讓他們家出了一個高級知識分子。
5
來到清華大學
米婭覺得自己仿佛打開了另一個世界的大門,每一個人都在為自己的夢想努力 。
那個讓他心心念念的人,還是那么優秀。
每天都能在校報上看到他發表的文章,在宣傳欄里看到他自信的身影。
米婭鼓足勇氣,加了他的QQ。
知道了米婭是他校友的許言, 對她照顧有加,帶她去參加各種社團,參加各種活動。
就在米婭準備向他表白的時候,許言說他要訂婚了。
他拿到了英國大學研究生的OFFER,過完年就走。
將來他的婚禮要在倫敦大教堂舉行,只為了一個承諾。
米婭將編輯的那段話刪除,輕輕打上了“恭喜,師哥“。
6
米婭看著空蕩蕩的教堂,以及這個只屬于她自己的婚禮。
她來到英國,沒有告訴許言。
幾天前,她收到了許言的結婚請柬。
她終于決定放下這個陪伴了自己一整個青春的名字,也決定給自己一個交代。她的整個青春都不曾讓許言知道,又何來拋棄一說呢。
贊歌唱完,她把捧花扔給了自己。
就像《不再見》的歌詞所寫:原諒我盛裝出席,只為錯過你。
她始終沒有等到他,卻遇見了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