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珠有個愛好比較特別,她喜歡把一些價碼賊高的奢侈品的圖片上傳到朋友圈及其他社交網站上。是的,有不少人都喜歡這么干,但珠珠說自己的出發點和別人的并不同,“其他的人這么做,不過是炫富,而我這么做,是為了激勵自己?!?br>
前兩天,剛上傳了幾張百達翡麗手表的圖片,這幾天又貼了幾張LV新品背包的圖。網友們不客氣地說:“你這姑娘真是虛榮,明明不是自己的東西,為什么要貼出來?”
對此,珠珠表示很氣憤,“為什么不可以?我就是想把這些代表著品質生活的物品上傳到自己的空間里,這是為了激勵自己向著更高品質的生活邁進!”
一位ID名稱為“老大哥”的網友留言說道:姑娘,自己走過的路,那才叫路;自己真正鐘愛的生活,那才是屬于你的生活。
珠珠立馬回復:抱歉,我看不懂!
借住在朋友家中時,珠珠覺得朋友喜歡看的電影都太無聊。朋友就說,你去書柜里找書看嘛!珠珠東翻西找,揪出了幾本松浦彌太郎的書,她翻開之后一會兒一陣驚呼,原本在看電影的朋友被她的大驚小怪徹底地吸引過來,就問:“沈珠珠,你看到什么了能興奮成這樣兒?”
珠珠指著書里的圖片說:“哇,這個日本大叔去過很多地方??!哇,他過的日子真有趣啊,很多日用品都這么講究!哇,他的這種生活方式可真棒??!”
從這之后,珠珠幾乎整天都纏著朋友,一會兒是請朋友幫忙做規劃,看看怎么能賺更多的錢,一會兒又是讓朋友給她聯系幾個資深驢友,非要跟著人家環游世界。
珠珠的這個朋友一向以好脾氣著稱,這次她都有些不高興了:“沈珠珠,你怎么總看著別人的日子好,卻不想著怎么把自己的日子經營好呢?”
“哎,我現在就是在經營啊,你看,我在微信朋友圈上天天發名牌、大牌的圖,這就是在告訴自己,一定得過上這樣的日子才好啊。”
朋友聽了一連翻了好幾個白眼。因為她太知道沈珠珠的性子了。這就好比,有些學生把“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字條貼在書桌上,看起來是朝著努力邁進,可實際上,那心思都不知道飄到哪里去了。沈珠珠也是這樣。每天都刷微博、刷朋友圈,把勵志格言和奢侈品圖片轉發到自己的社交圈中,其實她從沒有為了過上這種“好日子”而踏踏實實地努力過。
你想像那些女強人那樣自己買包買表買香水,那你得有那個能力啊,實在能力不濟,那咱們踏實工作,放棄那些不切實際的白日夢,行嗎?
別人過的生活如何,那和自己毫無關系啊。人,可以有目標,可以有榜樣,但如果簡單粗暴地復制別人的生活。那又如何對得起自己這短暫而寶貴的現實人生呢?
但珠珠偏就不認同這個道理。別人的生活,怎么都是好的;而自己身邊的一些真實卻微小的溫暖、快樂、幸福,她連用心感受一下的心思都不曾有過。
最后,珠珠的那個朋友略帶刻薄地說:別人走過的路,即便泥濘艱難,在你看來也是鮮花遍野,難怪你總是感覺自己的日子過得很不好!
珠珠沒搭理她,可能是聽懂了卻不知該如何回應,也可能是她壓根兒就沒聽懂。
新年聚餐時,朋友們聊起了各自在新的一年里的計劃和打算,唯獨珠珠呆在一邊,半天沒說話。朋友們唯恐冷落了她,老張就說:“珠珠啊,眼看新的一年到來了,你有什么想法嗎?”
珠珠歪著頭,想了想就說:“我計劃著過上我同事小王他女朋友過的那種生活,開個咖啡館,再養幾只小動物,每天在彌漫著咖啡香氣的地方看看書,聽聽音樂,再和小動物們玩一會兒。唉,我想要的就是這樣的生活呢!”
“小王的女朋友?哦哦哦,我知道那個姑娘。她父母就是做生意的吧?她咖啡館的那個店面,就是用她家自己的院子改建的吧?她還專門學過做西點呢!可是,珠珠啊,別人的生活那只是看起來好,新的一年里還是應該對自己的生活做些計劃吧?!崩蠌埼拙湓挘故亲屩橹橛X得面上很無光。她只是捉摸不透,為什么別人的生活都那么有趣、那么光鮮,都買得起奢侈品,也能隨自己的心意到處游走,而偏偏自己就做不到。
這個問題盤亙在她心頭已經有些年頭了。當好友勸她,過腳踏實地的日子吧,別總盯著別人的生活流口水了。她就很不高興:我就是喜歡他們那種很舒服很牛掰的生活,我就是什么都想要,怎么,有錯嗎?別對我說你不愛錢,這話太假,我不相信!
聽珠珠這么一說,剛才還熱情滿面的朋友登時就變了臉色,小瓜子臉“瓜達”一下就拉長了,“我也想過好日子,我也知道錢的重要性,但是我從不羨慕別人的生活,也不愿跟隨別人的腳步走路。我有自己的人生之路要走,我在自己的能力之內盡心地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所以,我每天都快樂,而你卻總是不滿足。”
是啊,珠珠你還那么年輕,人生之路還那么長,你急什么,慌什么,又何必整天兩眼盯著別人,卻不看看自己腳下的路呢?
有野心的人,并不可怕,如果他既有野心,又有能力且目標明確,那么即便在努力的過程中會遇到風雨,那么實現理想也是早晚的事兒。最可怕是那種既要復制別人的生活,卻又沒有別人的能力和機遇的人,他們除了羨慕就是抱怨,仿佛自己的生活是仇人,而別人的生活才是戀人一般。這類人之所以會招人厭棄,其原因也正在于此。
別人的生活,于外人看來可能只看到了有趣、有錢、有格調的一面,卻往往忽略掉別人能夠過上這種生活的內在及外在的原因。
同樣的,別人走過的路,在外人看來或許是一片坦途,然而,即便果真的一條通天大道,也未必真的適合每個人都來走。
自己用心過的,那才是自己的生活;自己走過的路,那才是屬于自己的路。
本文選自《走漫長悠遠的路,切莫心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