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紅樓夢》第五回:寶玉行至一個所在,但見荊榛遍地,狼虎同群,迎面一道黑溪阻路,并無橋梁可通。。。。。。警幻道:“此即迷津也,深有萬丈,遙亙千里。中無舟楫可通,只有一個木筏,乃木居士掌舵,灰侍者撐篙,不受金銀之謝,但遇有緣者渡之。”人生之途即如入迷津,在信息極不對稱的情況下,個人做出了一個又一個的選擇,為得到什么而做出一個個拋棄已有的決定,當無意間回首時,卻忽然發現走到了少年自己的對立面,活成了一個面目模糊的中年人。
? ? ? ? 能堅持自己年少理念的人,萬里不出一,撐篙的灰侍者今何在?人在出生之前已看到過理念。這種出生之前的存在是什么樣的?柏拉圖對此有極具畫面感的描述。在對話錄《斐多》中,柏拉圖這樣敘述靈魂追隨神的景象:“宙斯,上天偉大的君主,第一個出發,乘著他的雙馬輦車,指揮調動著一切。跟隨他的,是一群神明與魔鬼。 人的靈魂也跟著他們,坐在車上,由一位駛車者領著。當來到高處時,繼續前進,沖破蒼穹,來到天體的脊上。在那里停留時,巨大的旋轉力帶著它們轉動”。他們看到蒼穹之極的茫茫邃景,“每個靈魂之中的精神盡情接受適合自己的東西。這樣,靈魂不斷看到了存在、真理,并且接近它,欣賞它,熱愛它,直到旋轉力把它們重新帶回原來的地方。旋轉之中,精神看到了正義的理念,看到了理智,看到了認識以及其他真正的存在,并為此歡欣。然后,靈魂又回到了蒼穹之下,回到聚集處,馭車者將天馬領進馬棚,讓它們食仙丹,飲瓊漿。”
? ? ? ? 這種說法和王陽明的良知之說是暗合的,即良知是先天的,后天由于我們的貪癡之念形成的陰霾,使得良知被遮蔽。故后天的勤修功夫,不外是“致良知”,將先天已有的良知打磨光亮,照耀前行之路。
? ? ? ? 別忘了,還有一種情況嚴重的相反情形,如果我們少年時的理念和信仰是錯的呢,如果半生所信被證明是謬誤,身處尷尬中年,又該當如何?《黑客帝國》中的尼奧,聽到真相時,第一反應是不停地嘔吐。左派一生的周揚晚年提出了“異化論”;體制內的李銳中年時就認識到自己理論的巨大缺陷,顧準則走得更遠,開始了深刻的反思和尋找路徑。他們是斷流的文脈,但他們是勇敢地否定自己的人。支撐他們的,也許是出生前的靈魂在蒼穹之上看到了存在和真理。在遙亙千里的迷津中,自己在做自己的灰侍者。
? ? ? ? 當一生事業成空時,勇敢地否定,重新出發,也是極難之事。部分人會“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被洪流裹挾,身不由已,墜落錯誤的深淵,雖掙扎過,不為人知;部分人會開啟啟蒙運動,以身教育后來者切莫誤入歧途;極少數人會“因為從舊壘中來,情形看得較為分明,反戈一擊,易制強敵的死命。”讓我們向后兩種人致上敬意,世界因有他們而更精彩。
? ? ? ? 還存在一種因果鏈更長的鏈條,當我們發現父輩的錯誤理念時,在富二代、官二代盛行的繼承時代里,請勇敢斬斷認知基因的鎖鏈,追隨自己的良知,改變這精神病流行的黒鐵年代。
? ? ? ? 秦觀的世界是迷茫的,“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這種迷茫也是千年后今世的現狀,面目模糊的中年客,請上層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楊麥倉于2018年6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