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號傍晚,收到微信助手發來開通原創的邀請。
我沒有訝異,更沒有歡喜。時間是個好東西,它會把熱情和期盼銷磨掉。
我開通微信公眾號已經一年四個月了。
在這段時間里,我總共推送了80篇原創文章(其中兩篇出自朋友之手),平均每個月5篇,減去旅行停筆的4個月,平均每個月6.6篇。
不能說很勤奮,至少不會懶惰。
一直喜歡寫文章,前幾年開始有意識的寫,心情記錄,生活隨筆,旅行見聞都有,未有微信之前,文章都保存在QQ空間里。
一直覺得這些芝麻綠豆私人事,沒必要拿出來公諸于眾。
兩年前,林風大哥無意中看了我的游記,激動之余通過QQ要了我的電話號碼,聊了一個多小時,說這是他看過的最好的游記
之一。
我是個后知后覺的人,去年一月底才開的公眾號,沒心沒肺,不時寫一些閑言碎語發上去,把QQ空間的文章轉移過來。對我來說,公眾號和QQ空間一樣,都是安放文字的地方。
去年六月,有個素未謀面的人鼓勵我寫下去,理由是,文字是有力量的,好東西要拿出來分享。
這個時候,我才真正開始寫公眾號。
從來沒想過要在公眾號上得到什么,數以千萬計的公眾號,自己不過滄海一粟,在這一畝三分地里,我手寫我心就好了。
去年,有人問我開通原創沒有?沒有。
不覺得原創有多么重要,從開始就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原創而寫。而且,我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原創。原創標,有亦可,無亦無妨。
過一段時間又被問:“你都寫了這么久,為什么還沒有原創呢?”
You ask me,I ask who?
我開始疑惑,很多開通比我遲文章數量比我少文筆不見得好的公眾號都有原創了,為什么我沒有?
比你晚進宮的小主都已經晉封貴人嬪位了,你還是個答應,而且你的身世容貌又不比她們差。
關于原創開通的必需條件,微信團隊似乎沒有公開的明確具體的標準, 比較可靠的說法,是否開通原創功能,和閱讀量沒有關系,只要作者持續更新,內容原創,就可以開通原創功能,早晚的事。
這個說法我認可,因為有的原創公眾號,閱讀量比我還少。那么問題又來了,為什么別人發八篇十來篇就拿到原創,而我70多篇還沒有?
騰訊你可以告訴我原因嗎?
我象個深陷地道的礦工,每天在無盡的黑暗里挖挖挖。黑暗不可怕,可怕的是無邊無際,你不知道什么時候才到頭。然后,你開始惶惑,懷疑,動搖,甚至準備放棄。
三月底,和菜頭在公眾號上發起調查:你多長時間拿到原創標?200條留言里,時間最短的10天,或者推送7篇文章就拿到了,一年或以上的只有8個,其中一年半2個,這是時間最長的。
也就是說,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運氣都比我好。
看到這里,我已經老淚縱橫,哭暈在廁所。我給和菜頭留言:寫了一年三個月,70多篇原創,除了對寫作的熱愛和堅持,什么都沒有。
你不知道皇上為什么不翻你的牌子,但你每天仍然要強打精神梳妝打扮,然后在寂寞深宮里繼續望穿秋水。
不是因為看到希望才堅持,而是堅持才看到希望。但是,無人認可的堅持能堅持多久?傻逼一樣的堅持,牛逼一樣的結果,兩者之間沒有必然的關系。
微信團隊2015年1月推出了原創功能,馮唐2013年8月開通公眾號,到2016年3月才拿到原創。和菜頭的公眾號從2012年11月寫到現在,文章數以千計,我的一年四個月80篇算什么?!
堅持的結果是,到最后,結果已經不重要了。
不忘初心,做自己喜歡的事。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