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是一句老生常談的話,但直到今天,我才初步的理解了它的含義。
學和習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當你知道一件東西和可以做到這件東西其實是兩回事。比如面對陌生人可以不緊張,被客戶拒絕可以不痛苦,理論上,我們完全知道,那只是一種生理反應,但仍然會去逃避。今天剛看完一本書叫做《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之路》,里面說,勇氣不是你不會感到害怕,那是腦損傷,而是你感到害怕的時候,你仍然會去做,會有勇氣邁出第一步,當你勇敢的邁出第一步從做中學的時候,你已經從“學”變成了“習”,只有把學到的東西通過一步一步練習內化到骨子里。才真正屬于我們,要不然我們獲得的認知,可能只是一種偽認知。
李笑來有一句話叫做,相信我,你并不孤獨。也許有千千萬萬人有我這種毛病,我也相信人和人在硬件上面的差別其實很小,而最終拉開距離的,是有些人真正的行動起來,給自己找不舒適,打破平衡,在無常中保持有常,以變化求穩定則穩定存,以穩定求穩定則穩定亡,試著去把自己懂得的東西內化成行動。那些很明顯長期有好處的事情,比如寫作,比如鍛煉,比如學習,比如英語,比如編程。這些出來編程之外,我基本都掌握了最小知識(MAKE),而我克服的僅僅是懶惰,懶惰會導致恐懼,而行動起來是克服懶惰和恐懼的一劑良方。
我發現早起其實沒有想的那么難,只要在剛開始的時候不給自己機會馬上起床,三十分鐘后,就會清醒起來,我覺得很多不想做的事情也可以用這種方法,那就是----先做5分鐘再說。
我今天反省了一下,我之所以沒有交朋友的能力,可能是因為我總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總去計算小的利益,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如果總是把精力放在小的斤斤計較上,那很難去做大的事情,去公司或者是和人相處,第一個想的應該是,我可以為他做一些什么,而不是我能從他身上得到什么。今天連岳有一篇文章回答一個讀者提問,那個讀者追求一個女孩,剛開始還挺好,后來那個女孩發現男孩沒車,就甩臉子。
我看了非常的熟悉,雖然我沒有遇見過這種情況,但是我沒有車,如果有女孩這樣對我,我應該也不會比那個讀者好到哪里去,肯定會耿耿于懷。我從潛意識里就討厭'"拜金女“”,我希望有一天一個女孩喜歡我,是喜歡我這個人而不是喜歡我的錢,這可能與我的自卑與自戀有關系。但是,如果反過來想,我何嘗不喜歡美女的,如果我是美女,我也可以理解為,別人只是喜歡我的美色,而不是喜歡我這個人呢?這是一種妄念,我應當以為,女人喜歡錢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就像我們喜歡美女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我們可能因為因為一個人的美色而喜歡一個人,那么反過來,別人也可能因為你的錢而去喜歡你這個人。有這種心理歸根結底是因為自己沒錢,這是一種窮人的心態而產生的妄念。
我應該努力的去提高自己,去賺到錢,讓身邊的人都幸福。查理芒格有句話說,得到一件東西的最好方式是讓自己配得上他。我們應該不斷的提升自己,讓自己可以給更多人提供價值,人就會變得慷慨。交朋友有時候像風險投資,你不能也不可能要求對每一個朋友的付出都能得到回報,如果有人貪得無厭,離開他們不要和他們合作就好了,如果有人回報了你,那就可以加倍的對它好,就像風險投資,第一輪都投一點錢,當做對的時候加碼,還有一條非常重要的是---永遠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學而時習之,只有去做,才是自己的,要不然是偽認知,做的方法就是先做五分鐘。交朋友的方法就像風險投資,做錯放棄,做對加碼,只問付出不求回報,這個前提是不斷提升自己,努力讓自己配的上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