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截止到2021年1月3日晚上24點,“一起寫吧”一共收錄了35篇文章。從2020年9月堅持到今天已經120多天,四個多月了,每天最美的時光就是在這個群里溜達,欣賞各位“美仁”的佳作,同他們一起記錄,有他們同行和陪伴,我感覺很溫暖也很有力量。
? ? ? 通過拜讀我認為以下五篇更文比較優秀,給予置頂并點評,敬請各位相互查閱、學習。
第一篇是河南涅陽三水老師的《成年人讀點童書的若干理由》
? ? ? 童書的話題非常豐富,時空旅行無所不能,世間萬象無奇不有,和成年人的書相比,它非常干凈,簡單,不復雜。童書,是向孩子們講解的,不但不能過于繁復,而且還必須有能抓住兒童好奇心的那種趣味點,更重要的是,通過童書,我們初步了解之后,如果特別感興趣,還可以通過網絡資源,圖書館的資源,再讀一些專題的成年人世界的書,繼續深入探索。
第二篇是徐立華老師的《行走——踐行》
? ? 徐老師在完成自己教學任務的同時追隨著N師學院,在這兩個場域中轉換著,同時也在交織著,學到的內容運用到課堂上,在校期間也想著學習的課程和任務,學會了接納自己,允許自己慢慢按照自己的節奏前行,這種精神很讓我敬佩和向往,我也要跟著徐老師的步伐,向成長邁進!
第三篇是羅婭娟老師的《永遠的話題——親情》
? ? 父愛如山,深沉嚴肅;母愛如水,溫柔細膩。在最無助的人生道路上,親情是最持久的力量,給予我們無私的幫助和依靠;在最孤獨的人生路上,親情是最真誠的陪伴,讓我們感受到溫暖和舒適;最無奈的人生路上,親情是最清晰的目標,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
第四篇是朱敏老師的《用主動經歷觸摸教育的靈魂》
? ? ? 朱老師由學生的作文沒有真情實感說到了缺少作文素材的問題,她認為解決缺少作文素材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親身經歷。然后她便回憶了自己加入“敘事者”團隊的寫作經歷。在一年的時間里,她對周圍事物的感知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狀態。我們都要像她一樣積極思考,用主動經歷觸摸教育的靈魂,相信這樣我們會有不一樣的收獲和成長。
第五篇是李明霞老師的《這確實錯了》
? ? 作者解讀了《無聲告白》這本書,由此想到,父母愛孩子不能用愛的名義來綁架孩子的思想,也不能以為孩子好的借口,不讓孩子獨立的做出選擇。我們應明白,他們應有自己的生活,有權利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父母能做的只能是支持、祝福與他們求助時給予的幫助,絕不能是自作主張的胡亂引導,更不能把自己未竟的理想強加給孩子,讓孩子替父母實現愿望。我們作為父母和為人師者,應當鼓勵他們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引導他們健康成長,這絕不能再錯了!
? ? ? 這三十多篇文章讀下來,感覺自己很有收獲,大家抒發親情,書寫生活感悟,表達自己的教育夢想,記錄自己的教育實踐,都是真真實實的在做教育,如果說要我提建議的話,我希望有的老師寫文章時更走心些,能從身邊小事兒寫,以小見大,引起大家的共鳴和思考。
? ? ? 感恩各位美仁的記錄和分享,期待更多走心有號召力、影響力的文章出現在大家的筆下,呈現在挑戰打卡群里。
? ? ? ? ? ? ? ———管理員河南濮陽石瑞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