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李笑來在得到APP《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專欄中分享了為什么要學會寫作的文章。針對留言區的討論,李笑來每天選擇部分留言進行了互動解答。下面我將李笑來的寫作問答整理成十條內容,供您參考。
1-留言精選就是寫作的參考例文
李笑來在開設專欄以來,就一直鼓勵大家留言。即便你每天閱讀專欄文章,理清了各種概念,但也不能保證馬上能夠在實際生活中輕松地運用。甚至你嘗試著用自己的語言去復述這些概念,都會發現很困難。
所以李笑來一直鼓勵大家從留言開始,一點一點積攢寫作的經驗。這個專欄留言無意間也組成了一個共同寫作成長的社群。專欄每天從上萬條留言中精選出的200條,就是寫作的范例。通過閱讀其他讀者的留言是很有借鑒作用的。留言的鍛煉機會,不容錯過。
2-寫作就是一個好的成長選擇
李笑來說,你寫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在為后面的文章做準備,寫作本身就是你要做的準備工作。
一些人會有不切實際的完美主義傾向。喜歡說:等我準備好以后我就怎么樣的話。但最后真正準備好并且把事情做成的寥寥無幾。
李笑來指出,希望自己一出手就表現得足夠完美,甚至不允許在有任何的瑕疵的人,實際上是打著準備的名義為自己的拖延找借口,結果就是永遠沒有辦法實現完美。
我們應該在選擇上花足夠多的時間,但這不代表你要一直在選擇上花時間。當你找到了一個看起來不錯的選項,就應該趕快行動,獲得成長。很多時候,阻礙我們前進的不是沒有選項,而是選項太多。大部分人是手握一個好機會,卻仍在等待更好的機會。到頭來所有的機會都在這種等待中流逝掉了。
其實真正的問題是:如何能夠更有效地投入自己的時間?
李笑來說,“一點彎路也不想走”的想**導致導致連一步都沒有邁出去。既然已經知道了一些成長的道路,那最好辦法就是:別猶豫,先走走看。也許不知道哪一條路對你的幫助最大,但是我知道它們都有幫助。
3-寫作本身能夠幫助理解概念
李笑來以在新東方時的觀察為例說明,真正會學習的學生永遠會調動各種感官來吸取知識,效率就比其他人高很多。更重要的是,即便后來沒有看過筆記,也比那些沒記的人要強。記錄本身就已經能夠幫助我們理解并熟悉相關內容了。因此,想要通過這個專欄獲得最大的提升,應該用寫作的方式來鞏固讀過的內容。
如何寫作開始讓你思考,那這就是一篇值得寫的文章。
我們以寫科普文章為例,科普并不是知識的簡單堆砌。它需要你能夠深刻理解每個概念之間的關系,并且能夠用通俗易懂的文字,邏輯清晰地將它展示給讀者。這個過程中必將伴隨各種思考,比如:這句話會不會引起歧義?讀者要理解這個概念需要哪些前提條件?這一段的過渡會不會太匆忙?這些都是寫作過程應該仔細考慮的部分。
4-寫作是教別人的最佳途徑
李笑來在以前的問答中提過,理解一個概念最快捷方法就是把這個概念教給別人。按這個思路,寫作就是實踐這種想法的最佳途徑之一。因為:第一,你不需要再依靠他人就可以獨自完成“教別人”的流程。而且你可以不斷打磨而不必擔心對方不耐煩。第二,文章發表之后,只要真的對大家有用,這個世界就會給你相應的反饋。
5-不能憑借靈感才寫作
李笑來以打籃球為例說明了不能憑借靈感才寫作。真正頂級的運動員可以在沒有手感的情況下,依然能保持高水準的競技狀態?;@球運動員不能僅憑借自己的手感去比賽,競技狀態正是通過日復一日的訓練才達到的。李笑來稱自己一直保持著每天寫三四千字的習慣,為的就是讓自己適應“沒有靈感”時的寫作狀態。
他說,通過刻意練習逼自己產出,即使狀態有起伏也是正常的,也不必太在意。啟初,想寫一篇好文章確實很不容易。你要搜集素材,整理邏輯,修改錯字等等。在寫作過程中,你能感受到自己狀態在起伏。寫得順暢可能一兩個小時就能完成一篇文章,而不順時一天也寫不出來幾句滿意的話。
但是,只要熬過幾次這樣的周期,通過持續寫作,你對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會變得淡定,自然也不會對小周期里的低潮感到過分的沮喪了。甚至你會悟出事物發展的大致路徑:波動型上升。
6-寫作是輸出倒逼輸入
李笑來以自己的經驗說明,當你沒有想寫文章的時候,會覺得生活里沒有什么可寫的素材。當你真正地認可寫作是剛需后,就會下意識地去觀察生活,進而發現一些過去忽視的東西。才不會覺得這是一個苦差事,自然也不會為了沒東西可寫而煩惱。
其實這就是輸出倒逼輸入的一個過程。多數情況下,因為我們腦子里想著今天要寫一些東西,所以會刻意地去尋找“素材”。因為他需要搜集素材,所以他會更認真地去對待每一本書和電影,或者說他會更加認真地生活。
所以說寫作只是一種手段,它能夠幫助我們更加仔細地體會生活,思考那些容易被我們忽略的細節,逼著我們不斷前進,直到有一天發現我們已經成長為理想中的那個樣子。
7-寫作是成長并聯的事情
在以前的專欄中,李笑來曾經討論過什么樣的事情是值得做的.結論就是:與成長并聯的事情。而寫作明顯就是符合這個要求的。更重要的是,寫作可以讓你看到自己進步的過程,讓成長本身有跡可循。深入思考可以對同一個概念反復打磨,而這些體驗現在都反映在你寫作過程中,相當于你把每一次的成長都用文字固定了下來。如果你從訂閱專欄開始就用文字把記錄你的思考,那么現在去回顧就能看到自己在這段時間內是否有更深入的思考。
8-有沒有用取決于有沒有踐行
李笑來說,一篇文章到底對人有沒有用,首先要定義好什么才叫“有用”。只要你自己去考核每個概念,就會發現我們的日常生活里太容易隨便下結論了。一篇文章到底有沒有用,更多情況下取決于讀文章的人有沒有踐行。即便是一篇邏輯清晰的好文章,你看過之后并沒有行動,你的生活也沒有因此發生任何改變,其實它就是一篇“沒用”的文章。而即便是一篇沒有那么“正確”的文章,只要你實實在在去做了,其實它對你就是“有用”的。
寫作是最好的言傳身教。如何讓孩子寫日記,最好的方法就是父母每天都寫作。在育兒方面只有一種方式是最好的,那就是以身作則。你希望孩子養成什么樣的習慣,你就先去踐行,孩子看到了自然會去模仿。
只要你每天都在寫,其實你記下的東西就等同于日記。日記并不需要像流水賬一樣記錄每天的生活瑣碎,只要是今天你所想到的事情,做過的思考都可以記錄下來。
9-寫作是糾正過度自信的最好方法
李笑來說,我們人類通常有一個毛病——過度自信。這種認知偏差帶來的影響通常是,總是過低評價別人的實力,過高預估自己的能力。直到真正等到自己上臺的時候,才發現原來對方的舉重若輕對自己來說是如此的困難。
而打破這種認知偏差的唯一方法,就是親身實踐。只有你真正做過,才會體會到這件事的艱辛與困難。
我們人類很擅長遺忘痛苦,好了傷疤忘了疼,然后就會重蹈覆轍。如果你把這些窘迫或痛苦的經歷都記錄下來,它們就能時刻提醒你別忘記當初的經歷,這對于你今后的提升是最好的提醒。
10-寫作也可以讓你上癮
李笑來說,很多在外人看來苦不堪言的事情,對于當事者來說可能未必痛苦,甚至很享受,根本不是堅持,而是有一種根本停不下來的感覺。
以每天跑步為例,在不跑步的人眼里,每天跑步的人都是些毅力驚人的家伙。對于已經養成跑步習慣的人,跑步給人帶來的快感會讓親歷者上癮,并且一發而不可收拾。
李笑來又說,能夠讓你上癮的不只有香煙和美酒,還可能是寫作。開始的時候你會覺得非常痛苦,因為過去從來沒有坐在屏幕前認真梳理過自己的思考。但是一旦你沉浸在自己的思維中,就會發現時間過得異???,因為你已經開始享受這種思維提升帶來的快感了。
以上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感謝閱讀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