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酒不是喝,而是品,品的不是味道,而是往事、故事和人生!
探討二哥的人生,有一樣東西總是無法繞開,那就是酒。他的酒量大的驚人,我至今也不知道,他到底能喝多少!這么能喝卻從不嗜酒,一個人在家從來不喝酒!所以,在這方面,二哥的表現仍然像迷一般!
? ? ? ? ? ? ? ? ? ? ? ? ? ? 二哥與酒
二哥的酒量特別大,但他到底能喝多少,我至今也不知道,恐怕連二哥自己也不知道。如果家里來人了,特別是一些能喝酒愛喝酒的人,二哥都是,你想怎么喝我就陪你怎么喝,你想喝多久我就陪你喝多久,你說喝多少我就陪你喝多少。
俗話說,酒逢知己千杯少。二哥本來就能喝,如果遇上知己,無論是喝酒時間還是喝酒多少,就會不斷創造歷史,打破紀錄。我們一共兄妹五個,從小各奔東西,只有二哥一個人在村里生活。父母親在世時,兄弟姐妹經常回去,和二哥見面也比較頻繁,喝酒也比較頻繁,也比較正常。
父母去世后,兄弟姐妹都回去的少了。倒不是不想回去,是因為大家覺得,沒有父母親的家,每次回去心情特別壓抑,尤其是看到哪個長滿野草的父母親的院落,內心的那種荒涼和沉重,久久揮之不去。對此,二哥似乎非常清楚兄弟姐妹的心理,從父母親去世的那一天開始,竭力扮演著父母親的角色。像父母親一樣為我們做喜歡吃的飯,那種從骨子里散發出的熱情,讓我們感覺到很溫暖,內心得到不少安慰。很多次,弟弟都情不自禁地說,二哥二嫂就像父母親一樣。
當然也有例外,有一年冬天,我和弟弟一起回到村里,因為事先沒有打招呼,二哥家里沒有人。那么冷的天進不了家門。面對空門,弟弟突然失聲痛哭。我知道,他一定想起了父母親,如果他們活著,怎么可能像今天這樣有家難回,有門難進呢!很快二嫂先回來了,弟弟的怒氣仍然未消,沖著二嫂莫名其妙地罵了起來,這么冷的天你不在家呆著,回來連你家門都進不了,撲刀子(方言)去了。面對弟弟如此狠毒的訓斥,我忘記了二嫂怎么解釋的,只記得二嫂的始終面帶笑容,母親般的笑容。我想,那一刻,二嫂心里一定明白,弟弟想母親了!
二哥對兄弟姐妹這般情深,如果我們時間長沒有回去,二哥就會打電話說,很久沒回來了想你了,回來吧。
我們能夠感覺到,我們兄弟姐妹能夠回到村里回到二哥家,恐怕是二哥最高興的事了。每次團聚自然少不了酒。大家邊喝邊聊,聊那些共同經歷的陳年往事,聊村里村外的一些趣聞怪事,一場酒喝下來四五個小時是正常的事,后來經常是從下午五點開始,一直喝到后半夜。每次我因為開車,基本不喝,大哥最多也就二兩酒,喝完倒頭便睡,四弟也能喝,但喝個半斤八兩話就醉,一醉話就特別多。二哥也只能陪著他喝,哥倆邊喝邊聊,聊到開心的事就笑一會兒,因為觀點不同就吵一會兒,想起父母親就哭一會兒,就這樣,從一直會喝到次日早上七、八點,然后弟弟酩酊大醉呼呼大睡了,二哥面不改色,稍加休息后還要趕著去學校上課,喝多少像沒喝一樣。
至于二哥到底能喝多少?恐怕連他自己也說不清。只記得有一次我早上已經起床了,二哥和弟弟還在喝。看到滿地滿炕滿桌的空酒瓶,我真是醉了。草草數了一下,一共喝了9瓶白酒、40多瓶啤酒還有4瓶紅酒,據說,家里所有的酒被喝完了,不然還多。類似這種喝法絕對不是偶然,已經成為兄弟團聚后的一種習慣。我心里清楚,他們絕對不是在喝酒,也絕不是離不開那些酒,而是無法忘記那些逝去的美好,那些共同經歷的酸甜苦辣,那些植根于心底的血緣親情,還有這難得的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