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愛麗絲

這是一部電影的名字。影片的主角愛麗絲是一位事業有成的大學語言學教授,年僅五十歲卻被醫生診斷患上了阿爾茲海默病,從此,她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越是高智商,后天掌握知識越豐富,病情加劇的速度越快。”愛麗絲的醫生告訴她。

為防止記憶遺失,愛麗絲在自己的手機上記錄了最基本的信息,天天背誦:"我的名字?"、"丈夫的名字?"、"大女兒的名字?"......然而,最終她忘記了手機放在哪里。忘記了自己一分鐘前說過的話,同樣的一段話反復的說。出去旅行忘記了新住所的廁所在哪里,尿濕了褲子。

曾經的她,是那么睿智、典雅而又不失幽默。愛麗絲的丈夫對他們的三個孩子說,不管媽媽以后變成什么樣,請你們記得以前的她,她依然是那個愛麗絲。

片尾,愛麗絲無意中在電腦里翻出了自己剛被確診時錄下的一段視頻:"嗨,愛麗絲,我是你,當你看到這個視頻時,按照正常來說,我想你已經那樣了......請你一定按照我說的去做,這很重要,確保你現在一個人,到臥室去......那里有一瓶藥寫著用水服用全部藥片,記住一定要全部咽下去,然后去床上躺下,睡覺。"

當然,最后有人回來了,藥片撒到了地上。電影嘛,要往人性的角度去拍。然而,那并不是愛麗絲的意愿。她要的是尊嚴,比生命更重要的,人的尊嚴。

其實心底都清楚,路邊那些顫顫巍巍走路的老人,我們不會多看一眼(搞不好還得繞開)。被社會遺忘,成為家庭負擔,任何人都不愿意這樣。年輕的時候,誰都不會想這樣的問題。就算有,大抵也是"我怎么可能老,還早著呢"、"我怎么可能走不動路,那都是身體不好的人"這類想法。

于是乎,繼續夜蒲。沒錯,20年前的我,也這么認為。那時候,我一天三場球,6寸的大肉餡餅10個起。10年前的我,也是這么認為。那時候,我天天加班,膀子上貼滿膏藥在電腦前畫圖。茅臺加二鍋頭喝到凌晨2點,我腳踩棉花。領導說,喝酒不能耽誤工作啊,于是繼續通宵。1年前的我,還是這么認為。凌晨3點加完班,把鉆進被窩的兄弟們都拉起來繼續去宵夜......

現在的我,在家休假半年養身體。

其實,現在很多人都處于亞健康狀態。說病去醫院又看不出什么,說不是病又這痛那癢的。但我們仍然不放在心上,這種僥幸心理導致我在寫這篇文章時,已經又是凌晨1點多了(我不是在調養身體么)。

我相信,亞健康積累下去就是病。我知道你也相信。我還知道你看完后仍然不會把身體當回事,繼續讓你的脖子和眼睛積累亞健康。

影片中,愛麗絲看自己錄給自己的視頻那段讓我印象深刻。如果我們能看到10年、20年后的自己給今天的自己錄的視頻,肯定會受益良多。如果我現在給1年前的自己錄個視頻,我會告訴那個生猛的家伙,你辛苦換來的項目獎金還不夠你的看病錢。

親愛的,相信我。從看完這篇文章開始,就按時休息吧,就按時吃飯吧。把每天刷朋友圈的時間騰半小時出來做做最簡單的運動就行。伸伸胳膊,抬抬腿。為了我們老的那天,能夠健康的,有尊嚴的活著。

堅持每天至少半小時的活動,消除亞健康。記住這篇文章。等你80歲的時候,你會感謝我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