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1)將文中加黑部分讀三遍!(2)思考并回答,您的世界觀、人生觀、人性觀、價值觀是什么?
三觀通俗點一句話概念的話就是:
人生觀就是人的一生應該怎么活。
價值觀就是人的一生什么才是是最珍貴、最有價值的。
世界觀就是這個世界究竟是怎么樣的。
這三者雖相互獨立,卻又相輔相成,是辯證統一的關系。
人生觀主要是人生目的、人生態度和人生價值三個方面。你是誰,你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這絕對是哲學的經典問題。而我覺得,人生觀只有一個,就是態度。 我的人生觀就很簡單,熱愛并悅納苦樂生活。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表現,中心只有一個接納,接納自己選擇的人生生活。選擇組成人生,接納走好人生。我踐行的是前半生遇到啥糟糕的事情都不怕,那是經驗和閱歷可以積累成就人生財富。盡量能控制著當每個坎不得不發生時讓它最低限的傷到自己。只有保證生命還在那才可能一切會安好足矣。
價值觀就是什么是最珍貴的、最有價值的東西。說小了是一個蘋果的價值,說大了是人一生的價值。 每個人心里對待事物的評判標準不同,對效用的體驗不同,所以追求不同。 我認為自己給自己定的所謂生存使命或者自己的價值方向就是價值觀。
世界觀應該是最直接的,這個世界是什么樣的。世界觀應該是,縱觀今古,橫跨中西的,我們去了解世界的一切,所有能有機會了解到的一切,都是為了更好的認識自己,也去認識我們的國家,在世界地理上處在什么位置,在歷史的長河上是處在什么位置,在文明的演變中處在什么位置。 我們在了解這個世界,也是在重新認識自己。
三觀的形成過程一定程度上是潛移默化相輔相成的過程,我個人覺得,人性觀,應該是父母啟蒙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應該是學校和社會以及自己后天學習習得的。
自律有四個原則: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忠于事實和保持平衡。這些原則能讓我們勇敢面對問題和痛苦,竭盡全力克服困難、解決問題。自律的的原動力是愛,愛能推動我們心靈的成長和心智的成熟。我們畢竟不是超人,無法超越文化、父母和童年經驗的影響,只能依據狹窄的人生參照系來待人處事。人們的感受和觀點起源于過去的經驗,卻很少意識到經驗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法則,他們對自己的世界觀并沒有完整而深入的認識。——少有人走的路我很有同感。
榮格離世前跟徒弟說:你連想改變別人的念頭都不要有。要像太陽一樣,只是發熱和光,每個人接受陽光的反應有不同,有人覺得刺眼,有人覺得溫暖,有人甚至躲開陽光。種子破土發芽前沒有任何跡象,那是因為沒有到那個時間點。相信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拯救者。
致我們孩子 ——紀伯倫
致我們孩子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渴望自身的兒女。
他們通過你出生,卻并非來自于你,
雖然他們和你在一起,卻不屬于你。
給他們你的愛,而不是你的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給他們的身體提供住房,但不要禁錮他們的心靈,
因為他們的心靈屬于明天,屬于你做夢也達不到的明天。
你可以努力將自己變得像他們,
卻不要設法把他們變得像你,
因為生命不會后退,也不會停留在昨天。
你是發射孩子生命之箭的弓,
弓箭手在無窮之路上瞄準目標,
他用盡力氣將你來開,好讓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讓你在弓箭手掌中的彎折令他愉悅吧,
因為他既愛那飛著的箭,也愛那堅穩的弓。
靜靜地觀賞等待花開就是最美的享受。花開的美正孕育在享受的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