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媽這個磨人的小妖精,從古至今都不愿意放過痛經的小仙女們,現在我們除了有衛生巾,生姜紅茶之外,還有會說“多喝熱水”的男朋友。
不過衛生巾這東西,19世紀才第一次在美國面試,而國內開始使用衛生巾這事兒,也就幾十年的功夫。
那么問題來了,古代的小仙女,不光沒有一夫一妻制的庇護,更重要的事還沒有衛生巾,那他們來大姨嗎了,用啥?
追溯源頭,那就從原始社會說起吧!
原始社會嘛,大家也是知道的,腦子還沒那么聰明,條件也還很艱苦,每天光溜溜的生活也沒有人會害羞,畢竟大家都一樣。
所以,作為女人,來了月經也沒有什么辦法,只能是找點樹葉干草什么的擦擦就算完了。
接著就到了奴隸社會,這個時候,人的腦子就靈光多了,不僅學會了用獸皮縫制衣服遮羞,也學會了清洗外陰來保持清潔衛生,當大姨媽來時,就開始嘗試墊一些干燥物來處理了。
等到了封建社會,情況就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小仙女們雖然沒有衛生巾,但隨著織布、絲綢等被發明出來之后,什么獸皮、干草已經開始被嫌棄了,大姨媽蒞臨這種尷尬爆棚的的事兒就有了更好的解決辦法,小仙女人開始使用“月事帶”了。
用柔軟的布條,把棉花或者草灰包起來,制成月事帶,跟我們現在的衛生巾已經非常相似了。
女性使用的月事帶都是自己制作的,老傳少,大傳小,互相學習制作衛生帶的技術和技巧。有一些手巧的女性,還會在衛生帶上繡上花紋圖案。
西方先進的衛生巾在民國十七年(1928年)傳入中國。但直到七十年代,大部分中小城市和農村女孩第一次月經來潮時,用的還是母親或姐姐親手縫制的月事帶。
在紙張發明之后,有錢人家也有使用類似于宣紙一樣的紙張增加吸水性能的,而且使用后可以隨時丟棄。但是外層依然選用布匹包裹,反復清洗使用。
當然,對于一些貧寒人家的女子來說,生理衛生并不受重視,女孩子在月經來潮時,一些女孩子會使用棉花等物品作為塞子,塞進陰道,企圖阻止污血的外流,很多女孩子終身未使用衛生帶。
TIPS:我國古代的女性,結婚生子比較早,基本少女月經初潮后,就已經有人說媒,早早的嫁人為妻,懷孕生孩子的期間,不會來月經,這給那些家庭環境差的女人來說,是最輕松的一個階段。古代沒計劃生育,因此女性基本上是生了一個又生一個,等不能生育的時候,月經也停了。
除了中國的小仙女,還有很多對于外國女性解決生理尷尬的說法,比如:
古埃及女人用軟紙莎草做成的止血棉塞。
古希臘人則用纏著棉絨的木棍。
女王伊麗莎白一世(1533年-1603年)擁有三條黑色的真絲腰帶,是用來固定吸釋經血的“高級奧朗德布”。
整體看下來和我國的情況也差不太多,大多數都是利用“塞子”和類似于月事帶的東西。
想想現在,除了衛生巾,還有衛生棉條和月經杯可以選擇,還真的是幸福了不是一點半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