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現實主義:將神奇和怪誕的人物情節,以及各種超自然的現象插入到現實的敘事和描寫中,使現實和幻覺相混。
-----------------------------------------------------------------------------------
“村里的男人都找不到工做,我想出去做工更沒地方去了,你們又都不在家,想伺候人都沒得伺候了?!?/p>
母親在電話里和我絮叨著,而我卻想起多年前,我出生時家里熱鬧的景象。睜開眼的那一刻,屋里都是人,女人居多,也有不少男人。幾年之后,我才知道,他們是我的阿姨姑姑姐姐舅舅叔叔哥哥們。
那是正月末,天氣還沒暖和起來,已經過了雨水,窗外已經能間或聽到布谷鳥的聲音。但我的注意力卻總被堂屋傳來的聲音所吸引,男人們在高聲的談論著什么,間或混雜著男人女人和小孩子的笑聲也會傳進來。偶爾我會被大姐抱到堂屋,這時我才知道他們是在喝酒,而我就是他們喝酒的原因。
“小輝這次考試考得不錯,全班第十三名。昨天他和你大姐一起來了,我就鼓勵他說,‘你好好努力,下次會更好的。你看外婆我是個大文盲,但你老舅成績那么好;你媽媽還是老師呢,你要是學不好,得多丟人啊’”
母親繼續在電話里和我說著家里瑣碎的事情。過完年,我們回去上班之后,她照例在東邊菜園里興了些菜。驚蟄之后,天氣漸漸暖和起來了,小青菜已經能上桌了。
“上次回來你不是說,想吃下了小青菜的團子嗎,你隔壁大媽昨天做了些,送了一些過來,還挺好吃的。她說等你清明節放假回來,再給你做些?!?/p>
自從我上班之后,每次回家和母親說最近愛吃啥,她總是想著法的給我準備,下次回去的時候一準能吃到。說起隔壁大媽,過完年應該有八十三了。五十歲之后,她便開始獨居,家里六個兒女和為數眾多的孫子們倒是經常來看她,但在我看來,也難免孤單。我出門求學之后,母親便與她相伴。兩個老人家在一起,能互相照應著,多少也讓我放心了些。
只是那年的正月,出現在堂屋和床前的人太多,我已經記不清當時隔壁大媽長什么樣了。能記得的,多半還是她和我討論信佛的場景。從我記事開始,她便一直吃素,幾十年一直如此。
“正月十六的時候,你隔壁大媽叫我一起去廟里的觀音會,我也很想起,可是這么多年了,我還是有點記恨菩薩。哎,這話說了真是要打嘴的。”
“媽,這都多少年過去了,您也年紀大了,有空多拜拜菩薩,就當是為我們求平安了。這樣您也能多個念想和去處?!?/p>
“好好好,我啊,也老了,每天也就是空煩惱瞎擔心了。下次你隔壁大媽再叫我,我就和她一起去,拜拜菩薩,給你們求求平安。”
“對嘛,您老了,也該享享清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