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想為你生個猴子”這句話從2015年流傳始,時至今日仍在網間廣為流傳。大部分的人都在傳頌,孩子是愛情的結晶,孩子是香火的延續,如果有愛,請為他生個猴子。我對這種言論嗤之以鼻。如果僅僅是因為所謂的愛情荷爾蒙作祟,所謂的社會責任感作祟,所謂的角色扮演欲作祟,所謂的母性大爆發,或者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而將一個生命帶到這個世界上,我不知道該怎么面對他,不是因為我想讓他看看這個世界的美好,體驗生命、生活的美好,而是讓他背負著種種壓力和責任來到這個世界,于我們、于他,有何益處呢?
? ? ? ?我對小孩子是抗拒的,一方面是周圍的熊孩子帶給我的陰影實在太深。我不否認小孩子可愛、暖心的一方面,但是沉浸在蜜餞里,讓你失去了教育力了嗎?大吵大鬧、惡言惡語、占有欲旺盛的另一面,是否未曾引起你的注意?我從來不相信什么“樹大自直”的謬論,也實在厭棄什么“別和小孩子一般見識”的說辭,我自己還是個孩子呢!你也別和我一般見識啊!都說這是家教問題,或許是吧!所以,你有這樣的自信和耐心教導好自己的孩子嗎?如果不能,毀掉的真的僅僅只是一個孩子的人生嗎?所謂的社會責任感又從何談起?我沒有這樣的信心和勇氣,或者是我對這個世界的美好并沒那么認同。
? ? ? ?另一方面,我是個喜歡自由的人。身邊的奶爸奶媽忙忙碌碌,生活的模式切換單調,這多可怕。”現在孩子還太小,等長大點吧!”“孩子還在上學,正是需要陪伴的時候,再等等吧!”“等孩子上大學,上大學后就輕松了!”“等孩子買了房吧,等孩子結婚生孩吧!”所以,我的后半人生大半就是為了繁衍育后?什么成為媽媽之后,你就能變得更優秀之類的文章,寫得頭頭是道,乍一看,好勵志!站在宇宙中心呼喚母愛,雞血滿滿,干勁十足!可是,把“成為媽媽”換成任何,這篇文章依舊是成立的嘛,這碗毒雞湯,我不喝。
? ? ? ?最后一面,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不得不將三個家庭聯系在一起。父母的大半輩子已經為我們犧牲了,我不想他們的下半輩子被我的后代局限,我期待他們能過那些沒能實現的叛逆,我希望他們能過那些沒能經歷的精彩。有人善意提醒我,“如果你有錢,你的父母才不會受限勒!”朋友,你的小孩需要的不止是物質的支持啊!“如果你的父母也像你這么想,你根本不會出生。”我很感恩我的父母將我養育成人,我愛我的父母,我也深知為人父母的艱辛,但正是因為此,我才如此謹慎,我是否會長情陪伴而不后悔?我感謝告訴我“人無完人,何況小孩,何況為人”“尚未為人父母,你不會體會的”的那些朋友,我想說正因為我知道自己不完美,沒有足夠信心、勇氣,所以我如此謹慎,畢竟,生下來后也不可能再強行回爐。
? ? ? ?孩子,不是夢想的接替者,亦不是滿足角色扮演的工具,收拾起那些沒來由的想法,不被周圍的聲音左右。生,還是不生?不是由他人決定的,你準備好了嗎?你有信心嗎?你能不后悔嗎?能讓他發揮自己的才智,而不成為炫耀的籌碼嗎?能讓他自由的成長,而不是續夢的載體嗎?能讓他經歷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既定的設計嗎?我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