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骨子里是一個隨和的人,可在簡書上開始發文后,開始顯得傲慢起來。
傲慢,總是源于拒絕,而拒絕,則出于對文字的誠摯之心。
今天沒事兒,我不妨小結一下,說一說在簡書半年多來的傲慢和拒絕,看看是不是你也經歷過?所以,看清啦,這可真不是一篇談情說愛的文字。
那就直來直去吧。
第一種被我斷然拒絕的,是那種互不認識卻沒頭沒腦尋求互粉的人。這類人不多,卻很奇怪,來簡書好像既不是寫文,也不是看文的,在沒有任何的交流之前,他們就會在簡信里恬不知恥地留言:“咱們互關吧,我會一如既往地給你點贊,關注你。”哈哈,我不稀罕你關注我好嗎?對這種人,我心情好的時候會勸他一句:我只想安安靜靜地寫幾篇文章,撤回你的關注吧!心煩的時候,真想喊人把他拖出去揍一頓,一邊打,一邊問:有你這樣糊弄文字的?
第二種是陌生人在文后或者簡信留言求指導求點贊的。這類人我也一概拒絕。為什么呢?指導,沒資格。點贊?憑什么!再說,你咋知道你寫的就值得我點贊呢,要寫的真好,還用四處厚著臉皮求點贊嗎?真是豈有此理!
我為什么特別討厭這兩類人呢?是他們壓根兒對文字就沒有虔誠敬畏之心,當然也談不上任何喜歡了。獲得粉絲或點贊只不過是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已,至于還有其他的目的,我猜不到了。不過,凡是心思不在文字上的,他也成不了氣候,實在沒功夫搭理他們。
第三類被我拒絕的,是一些有能量的年輕人,這樣的人不多,我至今就遇見三個。他們私信我說:以姐姐的才華,文章只要稍加運作就會很有反響的。我婉轉拒絕了,并真誠感謝了他們。也沒問如何運作,因為這不是我想知道的。我只告訴他們:姐姐笨拙,只想安安靜靜地寫幾篇文字。
第四類被我拒絕的人比較多,是要加微信的。原因很簡單:我很少看手機,不看簡書的時候,一般在看書,實在沒時間在手機應酬。歸根結底,還是文字在那里占著心。
第五類被我拒絕的是那些鐵桿兒粉絲,與我同氣連枝的兄弟姐妹。我拒絕他們什么呢?你看我的喜歡數就知道了。我發現,有很多人關注我后,會一篇連一篇地看文章,又是點贊又是評論。一開始我很得意,后來我就不安了,我實在覺得我的文章不值得誰花費那么大精力。這時候,我就會這么說:“親愛的,就別看我這些小文章了,有時間自己看看經典去。書上的文章比我寫的有價值。”不過,我還是發自內心的感謝他們。
第六類被我拒絕的,是一些寫作平臺的邀請寫作或者投稿。目前,被我婉拒的,有這么幾個寫作平臺:鳳凰網一點資訊、每天讀點兒故事等。這些平臺我以前略略瀏覽過,憑良心說,也都是比較成熟的閱讀與寫作平臺,但我再一次認真比較以后,發現他們跟簡書相比,還是更適合閱讀,只有簡書才是最適合寫作的平臺,簡潔、干凈、一目了然的頁面符合寫作者對文字美麗的幻想,互動功能極強,不少又不多;同時也最大限度地便于讀者閱讀。我也認真想過,就算那些平臺也適合寫作,我也會只停留在一個地方,誰有那么多精力啊。我怕很多事亂糟糟的,菜市場一樣。那不是我想要的。
發現簡書專題主編和編輯都非常公正、敬業、熱愛文字、富有職業精神。我寫文這半年來,簡書沒有虧待我一篇稿子,有個別的稿子被編輯拒絕后,我覺得可能存在誤會,簡信主編,說明緣由,主編認同后,照樣收錄并打賞。剛進簡書不久,寫了一篇“就這樣,多好”,是我很喜歡的一篇小文,一投就被散文專題收錄,當時并未期待上首頁。可就在幾日后的一個清晨,打開電腦,撲面看見97個點贊與評論,仔細一翻,原來這篇小文竟被散文主編劉秀玲揀出來,加入今日看點,并推上首頁。可真是出人意料啊!
任何時候,主編和編輯從沒有因為我對他們關注與否或喜不喜歡他們個人的文字而對我施以個人色彩。他們是真正的理想主義者,因為對文字的熱愛,心甘情愿地在簡書這片園林里默默奉獻與耕耘。所以,我不得不對他們心懷敬佩!所以,我也確信,每一個熱愛文字、喜歡創作的人,也會心無旁騖地選擇簡書,而拒絕其他平臺。
在簡書的每一天,我也在悄悄地關注一些作者,他們不管外界如何繁華,別人如何精彩,懷著對文字與生俱來的真誠,就像一個沙漠中的獨行者,盡管少人鼓掌,無人喝彩,堅持與自己的靈魂對話,日復一日地潛心創作,水靜而流深。我猜想,他們一定也都走過相似的心路歷程,拒絕過功利,拒絕過浮躁,也拒絕過形形色色的誘惑,只為祭祀心里那一點點微光:自小對文字的一往情深!
我曾多少次幻想:假以時日,不管我們會不會在文字的叢林里找到歸宿,不管我們能否以文字寄托平生,當我們年老的時候,殘燈將盡,爐火溫柔,我們或許可以撫摸著已經泛黃的文字說:
親愛的,我放下過天地,卻從未放下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