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第五十三回中,因黃忠沒有射殺關(guān)羽,被太守韓玄推出去問斬。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帳外突然闖進一將,手起刀落,將長沙太守韓玄斬落,救下了老將黃忠。
這個人就是魏延。
當關(guān)羽興奮的領(lǐng)著魏延來到賬下,軍事諸葛亮卻"喝令刀斧手推下斬之"。
劉備問這是為何?孔明答曰:"吾觀魏延腦后有反骨……故而斬之。以絕禍根。”
劉備說:“軍師呀!若斬此人,恐降者人人自危。望軍師恕之。”
魏延這才保全了一條性命,留給了許多年后的馬岱。
整部《三國演義》,被稱為腦后有反骨的,似乎只有魏延一個人。魏延真的反過不少人,一開始反了劉表,后來殺了韓玄,但兩次造反都是為了劉備。最后到了劉備陣營,總不會再反了吧。但丞相他老人家還是不放心,魂歸五丈原之后還給魏延留了條錦囊妙計,好帶魏延到下界陪他。
但我認為,反骨一詞,僅僅是諸葛軍事為魏延所創(chuàng)。魏延腦后所長的,根本就是諸葛亮心中的墨菲定律——心理暗示著“魏延要反魏延要反”,最后魏延就真的反了。?
最該長反骨的“三姓家奴”呂奉先,沒有人說過他有反骨。臨陣倒戈的袁紹手下謀士許攸,沒有人說他有反骨。偷偷把西川地圖先送曹操后呈劉備的張松,也沒有人說他有反骨。
為什么單單說魏延有反骨呢?
原因只有一個,諸葛亮不喜歡魏延。看某一個人不順眼,即便對方有天大的好處,也會選擇視而不見——反正我就是不喜歡你,恨不得殺你而后快。那你無論做的好不好,都與我無關(guān),我就是不喜歡你。
而劉備卻最不信這一套。
從的盧馬的故事就可以知道。人人都說的盧眼后有淚槽,將來要妨主,但劉備就不信邪。最后還是騎著它馬躍檀溪,成功逃出了蔡瑁的追殺。而魏延呢?因為劉備一句話而保命,也為蜀漢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
諸葛亮雖被人成為臥龍,但與先主相比,還是有一定距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