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二十四節氣之驚蟄

二十四節氣之驚蟄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二十四節氣之驚蟄

樊相鎮中心學校 劉衛東

源起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斗指丁,太陽到達黃經345°,于公歷3月5-6日交節。驚蟄,為干支歷卯月的起始;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萬物出乎震,乃生發之象。時至驚蟄,陽氣上升、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在二十四節氣之中,驚蟄反映自然的是生物受節律變化影響而出現萌發生長的現象,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于自然節令的反映。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驚蟄節氣在農耕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自古以來我國人民很重視驚蟄這個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節令。


二月是卯月,驚蟄為節,春分為氣。此時的卦象內卦是乾卦,外卦是震卦,組成大壯卦。驚蟄節氣在指導我國農業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立冬以后,一些動物鉆到地底下面進入冬眠的狀態,古代稱作“蟄”或者“蟄伏”。震代表雷,到了二月雷天大壯的時候,第一聲春雷炸響這些動物才會出洞,所以稱作驚蟄。如果在驚蟄之前就種下種子農作物是不會發芽生長的,一定要驚蟄的第一聲春雷之后才開始抽芽。

三候

桃始華;黃鸝鳴;鷹化為鳩

字源

《大戴禮記·夏小正》曰:正月啟蟄,言發蟄也。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詩詞

觀田家

唐 韋應物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饑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倉稟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

秦樓月·浮云集

宋 范成大

浮云集。輕雷隱隱初驚蟄。初驚蟄。鵓鳩鳴怒,綠楊風急。

玉爐煙重香羅浥。拂墻濃杏燕支濕。燕支濕。花梢缺處,畫樓人立。

詠廿四氣詩 驚蟄二月節

唐 元稹

陽氣初驚蟄,韶光大地周。桃花開蜀錦,鷹老化春鳩。

時候爭催迫,萌芽?矩修。人間務生事,耕種滿田疇。

驚蟄日雷

元 仇遠

坤宮半夜一聲雷,蟄戶花房曉已開。

野闊風高吹燭滅,電明雨急打窗來。

頓然草木精神別,自是寒暄氣候催。

惟有石龜并木雁,守株不動任春回。

喝火令 己亥驚蟄后一日,雪中訪云林,歸途雪已深矣。遂拈小詞,書于燈下

清 顧太清

久別情尤熱,交深語更繁。故人留我飲芳樽。已到鴉棲時候,窗影漸黃昏。

拂面東風冷,漫天春雪翻。醉歸不怕閉城門。一路瓊瑤,一路沒車痕。

一路遠山近樹,妝點玉乾坤。

對聯

震蟄蟲蛇出;驚枯草木開。

驚醒五岳雷新響;蟄伏一冬蟲始出。

煙雨樓臺,革命萌生,此間曾著星星火;

風云世界,逢春蟄起,到處皆聞殷殷雷。


農諺歌謠

冬雖過,倒春寒,萬物復蘇很艱難。

驚蟄節到聞雷聲,震醒蟄伏越冬蟲。

天氣漸漸寒轉暖,華北田野地化通。

春雷一響,驚動萬物。

春雷響,萬物長。

驚蟄春雷響,農夫閑轉忙。

二月莫把棉衣撤,三月還下桃花雪。

驚蟄有雨并閃雷,麥積場中如土堆。

文化風俗

咒雀

  驚蟄咒雀,目的是在這一天咒過鳥雀,直至谷物成熟時,鳥雀都不敢來啄食谷物。雖然屬于無稽之談,但也是農家愛惜米谷的表現。云南宜威,驚蟄時兒童咒雀,一定要把自己家所有的田埂走遍,才可以回家。有咒雀詞道:“金嘴雀,銀嘴雀,我今朝,來咒過,吃著我的谷子爛嘴殼。”

撒石灰

  時值驚蟄,民間多有驅蟲之舉,江西南昌在這天炒豆,名曰炒蟲;將石灰撤在廳柱礎石旁,據說不生蟲蟻。廣東大浦家家都將黃豆或麥子反復春炒,以驅除蟲蟻。湖北天門一帶,兒童敲打征鼓木梆,歌唱游行,稱為趕蝦蟆;湖北恩施則用石灰撒地,畫出弓箭形狀,稱之為射蟲。江蘇堆寧這一天炒栗子,稱為爆蟲;常熟一帶的居民在白紙條上用紅筆寫“二月二,諸蟲螞蟻直人地”字樣,貼在桌腳床腳,以驅蟲蟻;鎮江等地用守歲剩下的蠟燭照蟲;松江則有燒蛇王香的做法。

煎香油餅

  香油就是芝麻油,是用芝麻籽榨取的脂肪油,性甘微寒,是淡黃色或金黃色的油狀液休,暴露在空氣中也不易蒸發,主治暗啞,通大小腸,敷治各種惡瘡,殺蟲,禿發的還可用它生發,《本草綱目》稱芝麻油可解熱毒,滅毒蟲。用香油煎炸食物,香氣四滋,可使灶臺上的蟲類絕跡。驚蟄這日各地均有煎食糕餅的風俗。俗稱熏蟲。

吃韭餡餅

  這一天,用韭菜做餡餅,是因為韭菜性辛微酸,含有揮發性油質,能散疲活血,溫中下氣,補虛壯陽,在腸內起消毒作用。韭菜汁外用可除各種蛇蝎惡蟲之毒,如果有蟲子爬人耳內,用韭菜汁灌人就可將蟲子趕出。

“打小人”趕霉運

驚蟄象征二月份的開始,意思是會平地一聲雷,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四處尋食。所以古時驚蟄那天,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壁,用香味驅趕蛇、蟲、蟻、鼠和霉味。天長日久,這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霉運的習俗,亦即“打小人”的雛形。

蒙鼓皮

  驚蟄是由于雷聲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長了翅膀鳥嘴人身的大神,一手持捶,一手連擊環繞周身的多面天鼓,發出隆隆的雷聲。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敲天鼓,人間也把握這個時機來蒙鼓皮。《周禮》卷四十《揮人》篇上說:“凡冒鼓必以啟蟄之日。”(注:驚蟄,孟春之中也,蟄蟲始聞雷聲而動;鼓,所取象也;冒,蒙鼓以革。)可見不但百蟲的生態與一年四季的運行相吻合,萬物之靈的人類也應順應天時,凡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文摘閱讀

今天是驚蟄,這讓我想起晉代詩人陶淵明有詩“促春遘(gòu)時雨,始雷發東隅,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太陽運行至黃經345度時即為驚蟄,一般在每年在3月5日、6日或7日,這時氣溫回升較快,春雷始鳴,驚醒蟄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蟲。實際上,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大地回春,天氣變暖才是使它們結束冬眠,“驚而出走”的原因。

  我國古代將驚蟄分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描述已是進入仲春,桃花紅、李花白,黃鶯嗚叫、燕飛來的時節。按照一般氣侯規律,驚蟄前后各地天氣已開始轉暖,雨水漸多,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了春耕。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的時候,此時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卵化。

  我等待著春桃始華,我等待著幾聲黃鸝鳴翠柳,期盼著姹紫嫣紅,鶯歌燕舞的時節能快快到來。天氣稍有暖意,天空陰沉沉,雨未至雷未鳴,蟄伏的萬物靜靜的等待著春丫頭的到來。

  清晨,我迎著九九的微風踏進原野,寒冷已失去了往日的肆掠,太陽躍出了地平線,風變得柔軟起來,空氣里滲出幾分清新,漾起幾分暖意。不知名的小鳥站在枝頭上,鳴叫著沖向天空,與另一種鳥兒一唱一和,在云間相呼。春天近了,桃花呼之欲出,春丫頭已在路上。

  田間麥苗已開始返青,嫩綠的小腦袋在微風吹拂下輕輕搖曳,放眼望去猶如一片綠色的海洋,呈現出一片生機盎然。我愛憐的用手去撫摸小苗,一股青草夾帶著泥土的芳香,撲面而來、沁入我的肺腑,讓我如癡如醉。春風尚帶輕寒,周圍的一切,或樹或草,大都還在悄悄地萌動之中。而楊樹,仿佛一夜之間,一支支楊樹花在春風吹拂下破繭而出,密密麻麻掛滿枝頭。在這依然寂寥單調的早春,楊樹花開得直接而奔放,倒掛在樹上毛茸茸的迎風飄蕩,宣示著楊樹繁盛的花事,是新春里一道最別樣的風景。

  我信步來到小河邊,站在一棵萌發的柳樹下。柳條變得很柔軟,風吹著枝條飄蕩在水面上,仿佛一個婀娜多姿的少女,在梳理細長的頭發。枝條上不知什么時候,冒出了一個個米粒般大小的嫩綠嫩綠的嫩芽,那些嫩綠的小芽猶如一個個剛出生的小寶寶,探出小小的腦袋,窺視這陌生的世界。怪不得詩人贊道:“春色先以柳陰歸”、“春風楊柳萬千條”呢!小鳥從我頭頂飛過,嘴里唧唧地叫著,我順手折下一支柳條來,很熟練地做了一支柳笛,我急不可待地把它放在唇間,笛聲和著鳥鳴在曠野中響起。我想用這笛聲、這旋律,喚醒春天,喚醒我一顆永遠的童心。

  一起驚蟄的還有那些童年往事,那個扎著羊角辮扯著姐姐衣角,哭著鬧著要柳笛的小女孩,如今已年過半百。姐姐那不算悠揚的柳笛聲又響在耳畔,姐姐:我也要吹,姐姐把柳笛給了我,我放在嘴里怎么也吹不響,賭氣扔在地上,還惡狠狠地把它踩爛。哭著找媽媽告狀,說:姐姐壞不給我能吹響的柳笛。媽媽永遠都是向著小的,一邊哄我,一邊呵斥姐姐,并責令姐姐給我做個能吹得響的柳笛,看著姐姐在一旁委屈的抹眼淚,那時我心里也有些過意不去,怯怯的用小手去拉姐姐的衣角,姐姐臉上還掛著眼淚,卻什么也沒說;領著我去了池塘邊的柳樹下,她扯下一根柳條,用手擰巴擰巴,把柳棍抽了出來,掐了一節教我怎么吹,我學會了吹柳笛。

  時隔幾年后,我碰到了和姐姐一樣的遭遇,我的妹妹也告了我的狀,我也挨了媽媽的訓斥,我也流了淚、我也教會妹妹吹柳笛,我理解了姐姐的涵義。幾十年過后,我們相聚時講起這一段過往,都覺得像春風拂過暖暖的、心里甜甜的。漫步在早春里,看著四面八方、遠遠近近的景致,感覺眼前變得清新而又明媚。吹面不寒的風里有一股淡淡的泥土清香味。天空高遠湛藍,春風掃去前幾日的霧霾,呼吸也感到舒暢。新的春天正在醒來,就要破土而出。

  俗話說:“春日勝黃金,季節不等人”。過不了三五天,我就的拾掇我的小菜園了,先撒些草木灰再把地翻起來,種些搶鮮蔬菜。驚蟄的鬧鈴響了,又有誰肯再在這明媚的春光里蟄伏著不動窩兒呢?菜園里的韭菜露出紅嫩嫩的芽尖,菠菜也不甘示弱,長出了幾片翠綠的新葉,小蔥兒也伸了伸懶腰探出了頭。再過些天我的小菜園會滿園春色關不住。

  春雷始鳴,雨來了,小草醒了,穿上了鮮綠的新裝;蟄伏的蟲子醒了,開始在泥土里涌動生命的節奏;蜂蝶醒了,飛舞在花叢中。我的心也被春丫頭驚醒。是啊,誰還舍得睡在這么好的春光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936評論 6 535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744評論 3 421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879評論 0 381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181評論 1 315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935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325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384評論 3 443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534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084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892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067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623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322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735評論 0 27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90評論 1 289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800評論 3 395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084評論 2 375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