耬草,也是我們經(jīng)常采用的拾草方法。這種方法主要用于冬春季節(jié)。特別是冬天雪融化以后,原來挺直的枯草被雪壓斷,被冰凍斷了,躺在野地里,地面潮濕,用耙子一耬,斷草很聽話,按照先后順序,一層一層摞到耙子上面,一會兒功夫就會耬一大耙子,回到籃子跟前,從耙子上將干草退下來,放到籃子里。
耬草可以兩三個人并行前進,但是絕對不能搶到別人前面去,這樣會惹起眾怒,會得到大家的一頓猛批。
耬草的一大樂趣是會遇到野兔。冬天草木茂密的地方,也是野兔最愛藏身的地方,幾個人一塊兒往前趕著,突然一只野兔跑出來了,它會拐著彎地往前飛跑。我們會亂糟糟的大叫“兔子喲!兔子喲!抓兔子喲!”,然后扔下耙子,飛快地追趕,兔子喜歡沿著溝底往上跑,我們哪是他的對手,追一陣子,遠遠地望見野兔的身影,一陣惋惜,抱怨自己跑得太慢,心想要是逮到一只野兔,那能頂?shù)蒙隙嗌倩@子草。回來看一看扔得亂七八糟的耙子,總是忘不了看一看野兔趴過的窩,有時還會伸手試一試,再耬幾個來回,總是還會看一看那個地方。有時過了幾天,還會想著這個地方,還要再去看一下,總是小心翼翼的,盼望著野兔再回到這里,我們不會大意,一定抓住它。這樣的追趕,大多是會讓荊棘把棉褲撕破一些大口子,露出并不算太白的棉花,回家后我們的待遇不會比逃跑的野兔差。
遇到草多的時候,大家一邊耬草,一邊可以唱一些歌曲,那些歌曲大多也是從廣播里或者電影上學來的,主要有《打靶歸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地道戰(zhàn)》、《紅星歌》等,還有一個是新來實 習的老師教的《太陽出來紅艷艷》大家都很喜歡。在山野里,大家一起唱,或高或低,或粗或細,沒有誰去在乎,只是聲音大就可以。耬草的耙子隨著我們有節(jié)奏的起起落落。有時一個下午會把嗓子搞得沙啞。喝點涼水,嗓子會疼,嚴重時第二天就說不出話來。母親會瞪著眼睛,又是一陣狠批。我又是一陣小綿羊一樣的默不作聲。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