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五點鐘早起第405天,也是五點鐘俱樂部正式開始打卡的第4天。關于早起做什么之類的問題,大家可以參考我上一篇文章《寫在五點鐘早起第400天》,這里不多說。
看到群里的朋友從4點半開始陸陸續續的起床打卡,感覺很欣慰和高興,想到還有很多朋友有早起的意愿卻暫時無法做到,而我們也沒辦法幫助到所有人,突然有了碼字的沖動,想把我們長期以來積累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可以多少給想早起的朋友一點啟發。而且,我相信以下的這些經驗對于希望建立任何好習慣,比如每日健身、寫計劃、記賬、讀書學習等等,都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用一組數字來說話,以下是五點鐘俱樂部近幾天打卡的情況:
26日,共180人,打卡86人;
27日,共186人,打卡95人;
28日,共190人,打卡103人;
29日,共197人,打卡109人。
以上的打卡人數指在4點半之后、6點之間早起的人數。統計數字可能有少許誤差,另外,這里面還有部分圍觀群眾不會參與打卡,數字未能統計,但為了早起氛圍的考慮,下周這部分好奇寶寶將被淘汰,數字將更有說服力。(為不給小伙伴造成信息困擾,一組只放200人左右)
你可能對這些數字感到吃驚,奇怪為什么有這么大比例的朋友能早起,其實答案很簡單:
首先,這部分朋友有改變作息習慣的意愿。都是成年人,你自己不想做的事,誰也沒有辦法給你“牛不喝水強按頭”,而“身未動,心已遠”,發自內心的強烈愿望會拉著你小跑一段。
其次,你需要一些簡單有效的方法作為輔助。這里要突出“簡單”和“有效”兩個詞,因為太繁復的方法會造成執行障礙,并且消耗你的熱情,所以一定要簡單;執行了之后看到效果你才能有動力持續做下去,因此必須有效。
因我們精力有限,而希望能夠培養早起習慣的朋友又太多,索性把我們的方法和背后的道理匯報給大家,大家完全可以朋友或網友一起組個群培養好習慣。根據我們長久以來經營個人成長沙龍、各種其他社群的經驗,和此次建立五點鐘俱樂部微信群的最新體會,分享至關重要的幾點:
第一、心理上輕視早起的難度。
這幾乎是剽竊毛爺爺他老人家的“戰略上藐視敵人”,意思差不多吧,就是說一定不要把早起太當回事,如臨大敵的對待。很多朋友在加入五點鐘俱樂部的時候,會列舉種種在早起上的障礙,比如晚上睡不著早上沒法起,家里人、宿舍的同學或者我家狗狗怕吵不讓我早起,早起的話我會犯困影響一天的工作和學習,我這個人就是沒毅力什么都堅持不久等等,基本上就是這些理由吧。如果你有以上的各種理由,并且堅持它的真實性,就是無意中在對自己做負面的心理暗示。從心理機制上講,心理暗示“是一種被主觀意愿肯定的假設,不一定有根據,但由于主觀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趨向于這項內容”,如果你一直這樣去說,每說一次這個難度就得到一次強化,本來只是一個懶惰的借口,經過反復強化,你愣是活生生把它變成了真的。困難的雪球就在你一次次的自我否定中越滾越大,最終你不堪其重,只能徹底繳械。因此,建議大家停止抱怨和吐槽,把精力投入到如何去解決眼前的實際問題上,比如,晚上睡不著這個問題,你可以跑跑步消耗一下多余的精力和體力,然后盡早上床關燈,實在不行就像群里小伙伴說的,你可以看書啊,看著看著就犯困了,哈哈。
五點鐘俱樂部的實踐證明,當大家停止抱怨,不再關注那些所謂的理由,而是積極行動起來去成全你的目標,那么你就有效的解決了“困”,然后你就不再“難”了。
第二、執行氛圍中要有積極、持久的正向能量。
無數人的例子說明在積習已久的狀況下,改變成功的可能性有限,人天生的惰性使得自己不愿意脫離老習慣、學習新技能。所以你必須要為自己準備一個利于養成新習慣的環境,比如戒煙的人盡量遠離以前的煙友,癮君子被強制關入接觸不到毒品的戒毒場所,當然,我不能勸你搬出人人都愛睡懶覺的學生宿舍(除此以外你也沒處去不是,哈哈),但是你可以自己組織或者加入一個類似五點鐘俱樂部、早起打卡群之類的網上社群,這樣一來,即便你暫時無法改善你周圍的客觀環境,至少你可以在手機上為自己尋到一個理想的精神加油站。有圖有真相,以下是五點鐘俱樂部小伙伴的反饋截圖。鑒于截圖中的內容已經說明了一切,這一點雖然很重要,但也不過多贅述了。只強調一點,就是不要三分鐘熱度,要有專人管理或者大家輪流值班的形式,使得不斷有積極的能量注入到群體里面,如果每天都有人在訴苦說昨晚睡晚了今天早起黑眼圈之類,多多少少會影響群體的氣氛與能量。
這里還要特別感謝簡書“運動&健身“群的群友鐵馬-老言的啟發,有非常豐富的馬拉松長跑經驗的老言給大家做的關于跑步的公益分享,期間他特別提到如果一個人想養成跑步的習慣,非常有效的方法是加入住所附近的跑團,群友的相互鼓勵、交流和帶動是培養跑步習慣很好的助推劑。再一次例證了一個好的氛圍對習慣培養的促進。
第三、執行過程中必須有適當監督,但是不宜獎勵或過分懲罰。
在五點鐘俱樂部,我們要求每人每天早起后需要在朋友圈發布一條動態,跟世界宣告早上五點鐘起來了。很多人會想早起是我自己的事,我默默起床就行了,干嘛要讓其他人知道。這種想法多半基于兩種心理或者它們的混合,一是怕自己萬一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被朋友嘲笑,二是覺得發朋友圈告訴其他人我早起了是在炫耀。對于前一種想法的朋友,建議不要嘗試早起,因為你還沒開始就對自己失去了信心,那萬一有點風吹草動,你肯定第一個給自己機會撤退,與其這樣變來變去把生物鐘搞亂還不如老老實實晚點起床,另外,失敗的經歷還進一步加重你的不自信。第二種想法的朋友多半沉穩內斂低調,是我們當中那些不喜歡顯山露水的人,這是個性使然,無可厚非,但事無絕對,為了培養一個好的生活習慣,借網絡一片寶地,占朋友圈一角,博得一些免費的監督與良性的壓力,從而造就一個從內而外煥然一新的你,似乎并不是賠本的買賣。試問,在內心深處抱殘守缺的默默活著比較好,還是煥然一新的在人群中走一次秀更讓你感覺開闊?
說到獎勵或者懲罰,個人的觀點是不要有比較好。因為但凡你有強烈的意愿而且走上了改變之路,請相信兩點,第一不管結果如何甚至哪怕你沒有走到最后,你已經盡力了;第二這是為你自己做的,養成良好的習慣就是最大的獎勵。如果需要用外在的任何物質獎勵或者口頭表揚去維持才能前進,永遠是缺乏內驅力的表現,這種習慣的養成也只是暫時的。當然,這里涉及到個人內在激勵體系的建立,你也需要依著一份合理明確的計劃來執行,這些有機會再跟大家細細道來。
還有,假如你因為任何原因,沒有按時早起,也不必過分內疚,或者在意其他人的看法,只需要在間斷后,盡快恢復正常的作息規律即可,這個道理也很簡單,因為這一切的一切,只是形式,要讓形式服務于人,而不是本末倒置的受制于形式。另外,圍觀群眾只是你通過這種形式前進的路上,設置在路兩邊的道具,不要被他們的褒貶影響你前進的節奏。
培養任何對你有好處的習慣,適當借助圍觀群眾和同路人的正能量,忽略那些讓你不舒服的聲音,并且記住這一切是為你自己做的。
自律給人自由,擁有良好的生活工作習慣,將使你的人生漸入佳境。送給大家馮唐的一句著名的話:不著急,不害怕,不要臉。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