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寒潮正式襲擊后的第三天。
凌晨三點五分,我到黃岡,然后打車十七公里回家。到家的時候,媽媽已經煮好熱粥,讓我喝完粥后趕緊去睡覺,可是我已經睡不著了。
訂車票的時候,家人都勸我改個時間,說晚上太冷了。然而明天也還是會冷,后天似乎還更冷,我已經一刻也待不下去了。如果要問為什么我一定要糾結在這半天時間,從我回家到現在過去半天,我讀完了一本書,這個可不可以算作答案呢。
大家都說很冷,朋友圈一直在刷下冰雹下雪的消息。早上聽路過的阿姨們很高興的說:“快點去買吧!便宜死啦!”原來附近魚塘里的魚都快被凍死,即使還沒死的,也快游不動了,漁民只好撈起來賤賣了。
我倒覺得并沒有很冷,只不過是手凍得僵了,動作有些遲緩罷了。如果溫度能再高一點,讓我在看書的時候頭腦清醒一些,讓我寫字的速度快一些,讓我在按弦的時候手指靈活一些,那就更好了。
本來覺得,在冬天六點起床看書學習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在我知道媽媽五點多就起來開始一天的勞作的時候,我原本對自己的感動消失殆盡。我再也沒有放縱的理由了,也沒有讓自己偷懶的膽量了。
不要覺得自己很辛苦,不要被自己小小的努力感動,那只是生活本來該有的樣子而已啊。
打車的時候,我問師傅多少錢,自己算下路程,好像打表大概也是這個數目,也就不愿意跟師傅討價還價了。凌晨三點半的戶外,風有多大,雨有多冷,我的身體一直在顫抖,行李快要拿不住了。我看不出師傅跟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在寒潮里大半夜還出來工作,這一定不是他的本意。
生活不容易,但無論如何,都將繼續下去。對我們遇到的困難冷漠一些,對生活的希望多一點熱切。這個冬天我承認溫度有點低,但我不覺得很冷。
某個傻瓜說過:“很多事情,咬一咬牙,就吃下去了”。我寫下篇文字,也只不過是搓了幾十遍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