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名片:老貓枕咸魚
全文目錄:《未懸年》簡介及目錄
水月庵是惡鬼地獄?許言、羅敏、柳兒有些吃驚。這三人已經在水月庵生活了半個月,除了前一日小尼姑正靜受傷,從未發現一絲端倪。
許言尚能保持冷靜,又問:“你還發現了些什么?”
羅敏見辛良臉色蒼白、搖搖欲倒的樣子,心里有些不忍,“要不,先給他換了藥再說,傷口可能裂開了。”
許言這才恍然,自己詢問許久的這個人是個重傷員,連忙抱歉,卻也忍不住再問一句,“那封信呢?”
辛良對許言原本就有些好感,再確定了她曾經到過臨海閣,天然更信任幾分。畢竟臨海閣的規矩是外人不能入內,而她不但能進入,甚至還知道了江如茵的事,應該是值得信任的人。想到這里,辛良從內兜中摸出一張紙來,遞給許言。
許言吩咐著柳兒與羅敏照料辛良,她自己捏著紙回到房間后才慢慢展開來細看。這是一張完整的宣紙,在許言的計量,是一張32K的紙,紙面光滑、潔白,字的墨色很黑,低頭聞了聞并無墨臭味,字跡娟秀,卻不失大氣。同時,紙張有微微的卷痕。這痕跡許言很熟悉,在易慎行給她的諸多信件中,大部分是有傳令兵快馬傳送,基本上都是疊得齊整后妥妥放在信封中,小部分是通過易慎行府中的飛鴿傳遞,會將信紙卷成小小的筒狀,塞入信筒中。這樣的信紙,即便放置得再久,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兩端翹起的現象,順著慣性卷起,能看出最初的模樣。
這封求救信,為什么會被捻成這樣細小的模樣?是它以這樣的形式進了卓知忌府中,還是收到后有人捻成這副模樣?辛良拿出來的時候,信紙只是簡單的折了兩折,肯定不是他。除非怪癖,卓知忌也不會有把紙張折疊,捻成卷的可能。那么,最大可能性,是寫信的人所為,寫好后將信紙裝入一個信筒中,然后綁在信鴿腿上,傳遞至卓知忌處。
許言把兩封求救信放在一起比對,紙質不一樣、墨色有差異、字跡也是不同,“這兩封信,明顯不是一個人寫的,那求助的是不是同一件事?女子失蹤是不是,就是信中所寫的惡魔之事?向我求救的是庵中尼姑,向卓知忌求救的難道是失蹤女子?不對呀!卓知忌是在女子失蹤之前收到的信呀?也不對!或許之前就有某位或者某幾位女子失蹤,只是獨居,且無親朋,并沒有人報案罷了。不合理的是,求助一般都是就近,怎么會有人將求救信送到海州?是不是近旁的人收到信,自知無法處置,而后轉交給了卓知忌?他如何確定卓知忌就肯定能處理得了這件事?”許言自言自語好一會兒,猛然回到廚房,“卓知忌是誰?”
正在吃飯的辛良險些被嗆到,咳嗽了好一會兒才緩過氣來,說:“他他他,是靈墨少爺的好友,是個文人。”
答非所問!許言又問:“他與卓知非是什么關系?”
“他與卓相是堂兄弟,不過,卓知忌不曾出仕,只愛好游山玩水、賞樂作畫!”
“果然!”許言嘆一句,將信還給辛良后,便坐到椅子上一言不發。
邏輯,說得復雜是思維的規律和規則,是對思維過程的抽象,說得簡單無非就是一種抽象化的思維模式。許言多年訓練而來的思維模式就是通過現象推測原因,通過行為判斷人格,不放過任何細節,亦不放棄任何懷疑,盡最大可能還原真相。雖然很多時候,真相是連犯罪嫌疑人都不知道的,就好像,她經常問犯罪嫌疑人你為什么殺人,他或冷笑或恐懼或平靜地說出的那個答案,在許言看來,根本就不符合邏輯,也很難說是真正的原因。
目前的證據以及許言了解的情況來分析,不足以讓她衡量不出辛良與慧文的誰黑誰白。這兩個人,她都算不上是了解,因為只是幾面之緣,她也沒有特意觀察他們的言行舉止,辛良的彬彬有禮與慧文的佛性十足同樣獲得許言的好感,這種好感,使得她不忍心推測他二人的惡。
人眼終究不是放大鏡,做不到完全的細致入微;人心也終究不是計算機,不能完全憑數據運算。
“辛良,我問你幾個問題,你一定要想清楚了之后再回答我,如果不記得,就說不記得,不能含糊不清,更不能說錯,明白嗎?”
許言的鄭重影響了辛良,他放下手中的筷子,坐直身體,點頭。
“你救下的和沒救下的那兩位婦人有什么共同之處嗎?”
“都不高,很瘦小,皮膚白凈,五官清秀,年齡大約是二十幾歲的樣子,獨自一人上山,后一位是閨中女子的打扮,好像身體不大好,上山途中休息了好幾次。”
“你夜里探查水月庵都有什么發現?”
“也沒什么特別。但奇怪的是,水月庵到了晚上特別安靜,一丁點聲音都沒有,四處一片漆黑,就好像是一處死宅,我與趙奇都是習武之人,耳力較一般人好很多,我們能聽到遠處的蟬鳴,卻聽不到水月庵里的一絲聲響。正殿的長明燈倒是閃著一點亮光,照的整個大殿影影綽綽,殿里應該是有人在照料長明燈吧,一直有個身影在佛前跪拜,但距離太遠,看不清楚是誰。”
“我知道你傷很重,但現在也顧不得了,立刻帶著卓府的手信去衙門找人,就說那些失蹤的婦人都在水月庵。告訴他們,我需要所有失蹤者的資料。”許言單刀直入,如果事件真如她預想的那么可怕,早一天,甚至早一刻對受害人而言,都是生存的機會。雖然,羅敏與辛良兩個人聯手,是有可能到水月庵大鬧一番,但程序正義在許言這個后世檢察官看來,也是極為重要的。況且,萬一,水月庵還有高手呢?尋求專業幫助不是害怕,而是對形勢的準確評估。
“你怎么知道……”辛良的下巴是要驚掉到地上了,只有兩面之緣的許言怎么會知道他與趙奇持有卓府的手信。
卓知忌再怎么遠離官場,也是卓家一份子,不可能對官場毫無所知,他派了家人同來,恐怕是為了與當地官府打交道,而與官府打交道,卓家這個金字招牌是再好不過的“通行令”了。這是再簡單不過的推理。不過許言只回了他兩個字,“猜的。”然后便開始催促著,“羅敏,你陪同一起下山,記著,還要去藥鋪買上一些止血消炎的藥!”
上一章:《未懸年》下部 第23章 惡鬼
下一章:《未懸年》下部 第25章 后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