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紫色郁金香的喜愛,源于六七歲時興慶公園的郁金香展,轉眼二十年過去,最初的喜歡變成一種淡淡的執念。
12年春種
16年春 禮物
16年春魔都,意外收到朋友荷蘭寄回來的一袋球莖,恰逢雨季,疏于打理,幾天球莖已開始發霉,很是束手無策。之前的失敗經歷加上一捧發霉的球莖,不禁覺得希望渺茫,猶豫過要放棄,又覺得辜負朋友的心意,便決定堵上運氣試試看。
大消毒
不得不夸小胖妹在我束手無策,百問度娘的慌亂情形下救了我,給球莖去皮,泡消毒澡,曬干,種入小盆。幾天下來,看著冒著尖兒的球莖,心底不知不覺又生出小小的希望。
種好啦 3月底
據說水培是更容易的方式,留了四個狀態最佳的“大肚”球莖試水。此后一天天,進公司總不忘去看看小球莖們,給水培的“大肚”們換水,期待新的變化,一天天失望,水培的“大肚”們變臭,起霉,長出小白毛,土種的球莖,尖尖的芽兒慢慢失了水份,變得干癟,縮得愈來愈小。
快快長 4月
一個多月的嘗試期待,最后被宣告放棄,和小胖妹把發霉的球莖做了最后處理,埋進花盆,任其自生自滅。
放棄 5月
16年初,收到纓姐送的一個月鮮花,猴年最后一周,在一捧花中看到最愛的淡紫色郁金香,心情瞬間被點亮,每天換水,插花,拍照。
纓姐送的花
分插
小胖妹看我喜不勝收不知所以,我說本周有最愛,當然很開心。小胖妹淡淡地說“去看你樓下的郁金香,抽芽了,大家都以為是洋蔥頭。”我一驚,飛奔下樓,八個月間,被完完全全忽略的球莖們,飽滿而生機勃勃。
16年 1月
有些美好,不因自己的在乎而如期而至,醞釀成長,等待便是,17年有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