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歲,我們到了不愿向父母伸手要錢又無法養活自己的年紀。
最近,朋友圈里又多了n條代購推銷信息,以為是惡意刷屏想要屏蔽時,看到頭像的時候愣住了。這不是XXX同學嗎?這不是XXX朋友嗎?還有,這不是我基友嗎?什么情況?!
我隨即把她發的那條朋友圈截屏發給她并問:“怎么回事?怎么開始賣鞋子了?”
立即就有消息回復的通知,“過不下去了,父母給的錢不夠又不好意思向他們要。只能自己想辦法去賺錢,這相比發傳單還是輕松很多的。”句末還附了一個無奈的表情。
實際上,這個尷尬的情況之于我們,實在是太普遍了。
現在偶爾在聊天群里說“下個周末一起約個飯吧。”十次有八次都是約不到的,除了大家時間湊不到一起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沒錢了沒錢了,我都窮到吃土了,你們還要出去吃飯。”“亦或是,大佬請客啊,我奉陪”“月末聚餐,還有沒有人性了”之類的話。
的確,我們都覺得自己肩負著成人的責任,已經是可以決斷很多事的大人了,有的時候即使山窮水盡我們寧可選擇向同學借選擇螞蟻花唄也不會拉下面子去和父母要錢。
前幾天我在小組的聊天群里談到這個話題的時候,一直保持著高冷的組員們紛紛炸開了鍋。
“每次我打電話給父母停頓半天說不出話的時候,他們就會問我“是不是沒錢了?沒錢給你打過來啊。”這個時候我就會感到作為人的一種深深的挫敗感,那種感覺糟糕極了。
“是啊,我們現在這個階段真的很尷尬,平時課排得滿滿的只有周末有時間去兼職,但是免不了周末有急事,而且安排在周末的兼職大多都是出賣體力勞動的工作。我都不知道這個時間是去上一些課外補習班好還是去打工好。如果讓我爸媽知道了他們肯定會覺得還不如培養以后的工作能力好,但是誰知道以后是怎樣的,說不定比現在更糟呢?”
“我之前發過傳單也在餐廳端過盤子,說真的,那些老板真的會因為你是學生來壓榨你的,說好的8小時工作時間會因為顧客的就餐時間而無限的延長,晚上下班回去的時候街上連車都沒有了,而且一天的工資還不夠你好好吃完三餐。”
“有的時候我覺得我還不如當初去讀藝校或者學一門技術,之前的好多成績不怎么樣的同學現在都能夠自己帶學生賺錢了,噢,對了,我有一個當導游的同學一個暑假就賺了一兩萬,這簡直都可以自付學費了好嗎?跟他們一比我簡直是個菜雞啊。”
“對的對的,說的什么熱門專業,每天講的東西又大又空,畢業就是失業這句話大概是要印證在我身上了。”
一瞬間,聊天組就被各種慨嘆所擠滿了。你看,很多人都是這樣,在過去十幾年的生活中為了考試而考試,以為大學就是自由就是美好,誰知道,在沒有走上社會之前就因為沒有一技之長而處境尷尬。
以前想著過那種既可以朝九晚五又可以浪跡天涯的日子,覺得世界之大,放下手頭的一切就可以說走就走,但是,現在,連一場喜歡的樂隊的演唱會的門票都得精打細算存好久好久的錢。我們一邊拒絕寄生于父母,一邊又無法赤裸地面對生活的柴米油鹽購物旅行。
“我想,堅持下去總是會有希望的,都已經二十啦,不能再向父母要錢啦,我也會努力地找到可以養活自己的出路的,在那之前,過不下去的時候就再厚顏無恥地當幾次“大孩子”吧。總有一天我會拿著卡子扔給爸媽說“拿去刷”,那可能是現在的我所能想到最有幸福感的事情了吧。”聊天的最后,基友發來這樣一段話。
二十歲,是一個略顯尷尬又可以在受挫后拍拍屁股滿血復活的年紀,人們總說“年輕真好”我想,就好在這里吧。敢想敢做撞上南墻再回頭,為什么要裝作一副歷盡滄桑垂垂老矣的模樣呢?我寧愿你,憤世嫉俗地與人爭辯一件在別人看來可笑的事情,畢竟,我們才二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