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該來的地方來,
向著該去的地方去,
我畫畫,
只為在這來去之間,
安頓好自己的心。
——小稀
云南昆明人
98年畢業于云南藝術學院油畫專業
她的每幅畫都有直逼人心的力量
傳遞的感情真摯且細膩
讓人看一眼便再也不能忘卻
她的畫中人物眼神流轉
似乎在訴說著什么
又在表達著什么…
《雨巷》
1.小我
(走上繪畫之路,始于懵懂中的喜愛。)
童年的時候就莫名的對繪畫有一種親近感,常拿著各色粉筆和兩三伙伴們在家門口的馬路上煞有模樣的畫各種美的人、美的花、美的物。自小那份涂鴉的愉悅就在心里投下了一道光,一點點,卻很斑斕。
后來上學了,美術在語數理化等正規軍之外被無足輕重的納入了“非主流”,每日在這肅穆的正規軍里征戰之后,我卻渴望著進入這非主流之境,并且越來越喜歡浴向這道斑斕的光。
《愛 . 花與果》
《愛 . 花與果》局部
《愛 . 花與果》局部
再后來經遇了高考藝考的失利而后復讀,終于考入了云南藝術學院油畫專業,四年中,以優異的成績和諸多的嘉獎深深撫慰了在這里做為一名主流好學生的虛榮心。
原以為,自己只要憑著這一步一步的努力,就可以籍著繪畫,獲得一份好前程。只不過,真實的生活才剛剛對我展露懷抱,我就從幻想的云端墜落谷底!
《謎 .交響曲》
《謎 .交響曲》局部
《謎 .交響曲》局部
2.他我
(在找到自我之前,往往會在他我的境地中茫然。)
畢業找工作,去考公務員,去一所所學校投簡歷,去一次次的招聘會場尋覓,才發現以往各種的榮譽證書和優異成績成就不了說服力。我不清楚自己該尋覓什么,只清楚眼下最需要的是一尺根本的生存基地。
而后我應聘到一些小公司小作坊從事了珠寶首飾設計、影視動畫設計、服裝設計等和本專業還算相關的工作,可惜都因為各種原因未能長久。
我又回到我的麻園村出租屋里,龜縮在那10多平米的地方畫畫,畫一些賣相好的臨摹拿去畫廊,等待那遙遙無期的結算。其中也歷經過被騙和討債的艱辛。偶爾能夠接到活計去烈日下畫外墻,去亟待開張的酒店壁墻連夜趕畫,這些都是非常開心的時刻。面對這種不斷失業的恐慌,我不知道該何去何從。
繪畫與生存能否兩全,路,在何方?
《謎 .敘事曲》
《謎 .敘事曲》局部
《謎 .敘事曲》局部
3.找我
(如果現實中總是雨季,那就到心里去尋找陽光。)
兩年之后,我來到了一所美術中專學校任外聘教師,教素描色彩等基礎課。拿著每節15元的課時費,我終于獲得了一小塊棲身之地,日子開始奏起了無抑無揚的音律。
這時期,也開始嘗試畫一些創作,但凡有美展的信息,也滿懷熱情的去參與投稿。屢次落選,但美展成了我的一個希望,我希望能靠它打開窗口,走出一條繽紛的路,路上有鮮花,頭頂有光環,遠方有霓虹。
《求知 . 靈魂之渴》
《求知 . 靈魂之渴》局部
《求知 . 靈魂之渴》局部
這時期,遇到了一些緣,在我的生命中給了我力量的緣。一份如師友般共鳴共勉的友誼;一份如親人般默默付出的情誼;使我慢慢的回歸到本位,開始重新認識自己。
這時期,我知道了王小平老師,從我翻開她書頁的那一刻,我的人生看到了方向。原來,我頭頂的星光一直都在,只是我的眼睛,需要她為我擦亮?!侗绢I恐慌》,《大成奧秘》,《奇跡》,《發現》,《第二次宣言》等一頁頁的思想之光,讓我發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越深讀下去,我心中快荒蕪的田園越發萌生新芽,我心中有一股壓抑已久的潮流在奔涌,迫不及待的想要上路。于是,我辭去工作,把所有的時間拿來畫畫,我知道,我的人生在這里。
《求知 . 啟蒙之光》
這時期,我遇到了已故法國大師布格羅。鐘愛于他的畫作,反復臨摹練習。我發現,真正的學習根本不是被動的授予關系,而是主動去研究去索取。
這時期,我的技法得到了全新的提升,畫出了第一幅真正意義上的創作《春之眷戀》,那是2006年。
《童心 . 眷顧》
《童心 . 眷顧》局部
這時期,我漸漸明白了畫畫的意義,是為了讓靈魂在生命里暢游。
這時期,我的父母親友,于我賦閑在家專心畫畫的多年光陰里,給了我自由的空間和充分的信任,讓我可以安下心來,在顆粒無收的現實里繼續耕耘精神。
如果宿命隱蔽了所有的路,上帝總會為你開一扇窗!他們,就是我的窗口和陽光。
《童心 .何來何往》
《童心 .何來何往》局部
4.真我
(風雨之后不一定就現彩虹,但我找到了我,放眼前行,無所畏懼!)
蘇格拉底說過“未經審查的人生沒有意義”,2011年在王小平老師和李老師的指導構思下創作的《靈魂之渴》,讓我對繪畫從未經審查轉向有意識的審查階段,他們是我生命中的貴人,引渡我看到了藝術的圣光,這圣光將永遠指引我前行。
美展的投稿還是無一例外的落選,但是我獲得了逐漸肯定和陪伴我的畫友,我品嘗著整個創作享樂的過程,就不再去糾結于目的。
漸漸形成一種讀書的習慣,從書本中獲得我創作的力量。
經過了時間,我看清了繪畫于我的意義。
彼時對于繪畫,或者是一種習慣,一種謀生的手段,一種從別人喝彩中獲得的快慰。
此時對于繪畫,已然是一種精神托寄,一種內與外的和合,一種從生命綻放中獲得的快慰。
《童心 .守》
《童心 .守》局部
看窗外熱鬧的城市,繽紛依然,霓虹依舊。只不過,它們成了我偶爾觀賞的風景。
依舊在安靜的房間中畫畫,欣賞著音樂,閑適的做做手工,看看書;偶爾聽聽窗外嘰喳的小鳥,看看樓下和主人躲貓貓的小狗,常常和親朋溫馨相聚,生活如此真實!除此之外,我不認為還有什么是更比之富足的意義。
《童心 .惜》
《童心 .惜》局部
5.后記
(每當提筆寫簡歷,我就很頭疼,除了作品之外,我不認為還有什么是比之更可靠的證明。誠然,我也確實提供不出其它更光鮮的證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