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是2016年底計劃寫的,一直未動手,只是不知道該怎么寫。簡單的摘抄書中中意的段落和句子無疑會讓讀者摸不著頭腦的,最起碼也得有邏輯才行。所以一直在思考:如何既可以傳達出書中的觀點,又可以把讀這本書的感受寫出來,然后把這些觀點和想法有邏輯的串聯起來。
若有人讀完,感覺這本書確實不錯或者認同某些觀點,實屬寫作之大幸,也算對我在這方面投入的時間和精力肯定。寫了這么久,總是需要一些鼓勵和建議的。
村上春樹的新書《我的職業是小說家》于17年1月份出版,剛出版便登上了當當圖書榜前十,又在朋友圈看到了出版方對這個書的評價和一系列關于村上春樹的文章,決定入手。
在此之前,我并未讀過關于村上先生的任何作品。只知道是一位很厲害的日本作家,可惜總是與諾貝爾文學獎插肩而過,經常有人為他憤憤不平。
這是一部村上春樹的自傳性作品,自發的為自己而寫的作品。不知道為什么,總是喜歡看這種自傳性質的書籍。上大學的時候,把盧梭的自傳《懺悔錄》來來回回翻了三遍。這本書是我開始真正閱讀的起點,講了盧梭的一生,如何長大,如何有了自己的政治觀、價值觀、交友觀。發至肺腑、略帶自責而又無奈的寫自己小時候所犯的過失和世人的誤解。被感動到淚流滿面,還聯想到自己的小時候。所以,自傳體的書,往往是作者內心深處最真實的部分,最能打動人,比其他類型的書更能全面了解作者。
在讀的過程中,感受到村上和盧梭先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對自己的剖析、反省和外界對他們看法完全是背道而馳,比任何人對他們的評論都來得更真實。大概是這樣的感覺:哦,這是個活生生的人,真誠、實在、不做作。
我是一個比比皆是的普通人,走在街頭并不會引人注目,在餐廳里大多被領到糟糕的座位。如果沒有寫小說,大概并不會受到關注,會極為普通的度過極為普通的人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村上春樹
世人眼中的寫書之人,往往是大文學家、大學者、高學歷之人,裝了一肚子墨水,總有普通人想不到的想法和才能,才能寫出書來。村上先生這番話卻非常實在、真誠。哪個人不是在很普通很平凡的生活中一步一步前行的?世人看到的別人的牛逼閃閃若不是道聽途說,就是自己太愚昧,總是沒有獨立的判斷,聽風就是雨。好像陳思成出軌了,男人就都會出軌。鄧文迪找了小鮮肉,單身大齡女青年貌似看到了光明,齊歡呼都去找小鮮肉了。以為新聞不會錯,其實它漏洞百出,沒有一個訂閱號、報紙、電視、書籍能幫人做決定,總得學會自己思考。
社會上有很多行業和職業,不論從事了什么樣的職業,其實大同小異。在我們所在的行業和職場里面,總會有這樣的想法:“唯有自己所做的事情、正在做的工作是最正確的,除了特殊的例子之外,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有點荒誕不經”。正如村上先生所說的職業小說家行業也是如此,其中也包括村上先生本人。
不論什么事情,只要觸碰到專業以外的領域,以那一領域為專業的行家們往往就不會給你好臉色,如同白細胞注定要排除體內的異物,他們是要拒絕這種接觸的。盡管如此,只要那個人不屈不撓,堅持不懈,久而久之,他們又會漸漸覺得“啊,真拿他沒辦法”,默許他同席就坐。至少剛開始的時候壓力還是相當大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村上春樹
就如同剛進入一個未知的行業時,所遭受的冷遇可想而知,但凡最后有所成就的,肯定是個堅持不懈的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