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格斯?奧康奈爾的《極簡主義》主要談了七個方面的內容:簡單、目標、做事連續性、做、結果與預期、界定結果和從他人角度看問題。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現象雖有千變萬化,其背后的本質卻簡單至極?!稑O簡主義》推出第一個理念:事情其實很簡單。
“如果你發現自己采用了某種復雜的解決方法或者思路,那么你可能已經走上了錯誤的道路。”《財富自由之路》的作者李笑來老師說會學習似加速器,會學習就需抓住最少且必要知識,最少且必要知識似蛇的七寸,抓住最少且必要知識就如打蛇打到七寸,抓住了本質。弗格斯建議25個字清楚描述一件事,運用6W1H元素只問最簡單的問題。
無論是學習、工作還是生活,我們需不斷打磨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更重要的,只有抓住最重要的,事情優先級順序才會合理安排。
目標似海上燈塔,有了目標就有了方向,所以設定目標還是必要的。目標有大小之分,所謂大目標是為之奮斗一生的事業,這大目標融合了自身優勢和社會大環境,只有將自身優勢更好地契合在大環境中,那目標才有意義。那什么是小目標嗎?如果你已經找到自己的大目標,那么下一步你要把大目標拆分成小目標,并設立完成標識。如果沒有大目標,那么每天我們也需要做許多事情,為事情設立目標和期限也是必要的。弗格斯提醒我們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書中還講了如何設立目標,作者給出了一個小技巧目標形象化,設想目標實現后你過著什么樣的生活,那時你看見什么,聞見什么,聽到什么,想象的越細致那場面就會越真實,這更容易調動你奮斗的動力,最終夢想可能成真。稻盛和夫在《活法》中說:“心不喚物,物不至”,讓夢想以彩色的狀態呈現在腦海。那種強烈的愿望在努力中尤為重要。
上面的目標就如同打游戲中的老怪,這一路不是平平坦坦,需要不斷突破小關小卡,一個一個目標達到之后,最后的大目標還會遠嗎?所以小目標之間是連續的,作者針對設立小目標給出了一個好用的小工具:甘特圖。弗格斯是項目管理對我權威,從事項目工作的人都對甘特圖這個工具不陌生,它包括項目名稱、時間(起始時間和截止時間)、參加人員名單、完成進度等。我們從事的事情根據參加人員的多少分為事件和項目兩種,所謂事件就是指參加人員只有我們自己一個人,而項目的參加人員則是需要一個團隊。參加人員的名單需要在甘特圖上體現,這很重要。我們可以運用EXCEL設立甘特圖表,讓它幫助我們的生活有條不紊。
有時結果并不如預期那樣順利,我們的計劃會被這樣那樣的小事牽絆,所以凡事我們需要多想一步,作者建議做風險評估,設立備用措施,我們在設立目標時要詳細一些,怎么做呢?終點是那目標,施行過程中分順利和不順利兩種情況,順利時就如我們的初步計劃有條不紊進行,倘若不順利時也要設立備用方案。稻盛和夫說:“樂觀構思悲觀計劃樂觀實施”,所謂悲觀計劃就是計劃要詳細,《活法》中提到一個冒險家,稻盛和夫稱贊他勇氣可嘉,他予以否認反稱自己膽小,為了不出現狀況他設立了嚴謹的計劃,每一步都提前預演,倘若真的情況出現了,我們也不會驚慌失措,鑒于提前預演過,到時會從容應對。
作者的界定事情結果的理念同樣很重要,考試我們常常參加,考試就是檢驗我們對知識掌握的程度,那么界定事情結果也需要標準,做到什么程度代表合格呢?設立檢驗表,設立完成指標很必要。
佛家六菠蘿蜜:布施、持戒、精進、忍辱、禪定和智慧。所謂布施就是指擁有一顆利他之心,弗格斯的第七個理念是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這就是布施的另一種說法。前面項目目標甘特圖里體現項目人員名單,團隊的合作程度好壞與否決定項目完成的順利與否。如果每個人都能站在對方角度考慮問題,那么氣氛和諧,如果你時常看得懂對方想什么,他最想得到什么,你會是最受歡迎的人,那么離成功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