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努力和運氣是分開的
前段時間我們一直聊變化,能看到變化的人一定是有見識的人,而不是考試考分數高的人。我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我發現我們很多人愛把有見識和考試分數高聯系在一起。
我對這種分數崇拜十分不以為然,你想一下教材多少年才修改一次,而且變化并不會寫在教材里。
我有一個洞察,考試分數越高的人反而可能是最沒有見識的人,而考試分數不是那么高的人反而是最有見識的人。
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有很多時間去廣泛涉獵課外書籍,同時你也可以看出,那些大公司的創始人在他們班級里學習排名其實并不高。
這就好像我們今天要聊的這個話題,大家都很愛把努力和運氣鏈接在一起。網上經常說,越努力越幸運,我覺得這種表達是有問題的。
曾國藩早早就說過,盡人事,知天命。說白了就是你努力了,剩下的交給上天的安排。努力和幸運是分開的,這是我們要記住的。
即使有一天你看到一個不怎么努力的人有了很多錢,你也應該習以為常,因為努力和運氣是分開的。
2.撲克是技術活
我相信我們過年的時候都離不開一項娛樂活動,那就是撲克牌。我剛開始和你一樣覺得撲克牌這種東西有啥可玩的,浪費時間,純靠運氣。
但我上手摸了幾把后發現事情不簡單,你想如果純靠運氣的話,幾個人贏面應該差不多大才對。但偏偏就有人贏得概率極大,即使輸了也是小輸,但整體下來也是贏得。
我打就輸的很慘,紅包都打光了。面紅耳赤的說別人出老千,但沒用,在別人看來我只是沒有風度的表現。
我接下來的幾天里就在一旁觀察,我發現,別人愛復盤。他們每輸一次都會互相交流總結經驗,反而我一直覺得這東西是運氣的,就沒有去總結過。
你明白了嗎,他們是把撲克當成了一項技藝,是可以訓練的。而每打完一盤,都會反思總結失誤。
這不就是反饋嗎,你做一件事情,別人馬上能給你反饋說你哪里做的不好,你才會改進才能得以提升。
為什么說上學碰到一個好老師,工作碰到一個好上司很重要。就是因為他們會在你的學習工作中給予反饋,讓你快速長大。
像我這種不懂復盤,沒有反饋的人。就算打再多盤,都不會有任何質的進步,頂多只能是抽牌更流暢而已。
3.一起復盤
我們昨天說,我們每個人沒晚都應該問問自己,今天的自己是不是比昨天更博學了。這不就是一種復盤的形式,你發現你沒有變博學,只是混過了一天。
這時候你就可以開始反思,為什么自己會在這種低效的循環中了。為什么自己的人生離自己的目標越來越遠,只能抱怨運氣不好。
孔子說過,吾日三省吾身。蘇格拉底也說過,不經反省的人生不值一過。你看,偉大的智慧都是相通的,即使沒有見過面也能不謀而合。
那問題的重點是,我復盤了就一定能成功嗎?我們前面說,努力和運氣是分開的。你復盤了再改進這只是你的努力,不代表你一定會成功。就好像,我打撲克,我不復盤也能贏一兩把。
我們假設努力能讓我贏的概率是百分之七十,不努力靠運氣我有百分之三十的機會。你明白了嗎,你努力不會讓你成功,你努力只是會讓你成功的概率變大。
那怎么樣才會讓你成功呢,就是你堅持的努力,就好像我們前面寫過的一篇《堅持還真的就是勝利》一樣。
說回那個撲克,我努力有百分之七十的勝算,你不努力只有百分之三十。我想要贏你,我就不會在乎一兩盤的輸贏,只要打的足夠多盤,整體下來就一定是我贏。
你看明白了嗎?從這里我想告訴你的是,高手從來不在乎一個地方的成敗,而是在乎整體。有很多讀者一直問我,你一整天寫作干嘛,有啥意義。
我今天借著這一篇文章告訴你,高手只看整體,不看一個地方的成敗。
最后我教大家一個復盤的方法,就以讀書為例。大家肯定都有列讀書清單,這個月讀幾本,下個月讀幾本。讀完后在清單上畫一筆,幾個月后回頭看好像很有成就感,讀了很多書。
但我告訴你,這是很低效的方式。因為你只是看量,并沒有達成質和真正系統性的目標。
例如,你這個月看書,你希望你達成什么樣一個目的。是對中國的歷史有所了解嗎還是什么?在接著,你針對性的找好書來讀。
一天下來讀完后,你躺在床上可以回憶一下今天讀的內容,你是不是真的理解啦。或者你有沒有理解作者的寫作脈絡,以及書的邏輯。還只是你看只記住了書里的幾個小故事。
如果你并不真正理解以及把握作者的邏輯,你就應該反思一下原因了,最好總結一下。然后第二天再讀書的時候,就應該懂得改進了。
而不是一直在低效的循環中,我好像讀了很多書,可其實什么也不會。最好來一句,武功練到最后都是把招式忘掉的就敷衍過去了。
評價
我寫這篇文章一方面是想給你提供一個新的視角,一方面是想讓你擺脫非此即彼的思維。這種思維模式,是教育留下的毒瘤,覺得不是對就是錯。
實際上,我們一直說過,沒有絕對的正確只有概率上的正確。我們只做大概率會成功的事情,高手不在乎一兩次的成與敗。
沒什么可以說了,話都在酒里,喝了就醉,先干為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