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出國留學的小伙伴是越來越多了,有條件的初中就出國了,當然更多的還是在高考過后去國外留學本科或者在國內上完本科去國外留學讀研。也有很多人計劃過留學,因為經濟、家庭各種各樣的原因而放棄了。工作幾年之后,覺得自己有能力去留學了,會疑惑工作幾年后去留學算不算太晚呢?答案是,不晚。
擁有工作經驗的人留學有很大的優勢,在異國開始一段完全陌生的生活,并不是大家想得那么簡單,沒有強大的意志力和良好的心態,是很難堅持到底的。而有工作經驗的人在思想上首先就比還沒有出國校園的人成熟,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和生活能力。有了工作經驗才更能明白市場需要的是什么,自己缺的是什么,從而明白需要學什么。
另外有工作經驗的學生,經歷過找工作,很多人和原來工作的業務聯系也沒有斷,所以在求職方面行動得特別早。除了學習之外,我們對求職信息的敏感度也更高。畢竟誰都不想辭職去讀了一年書之后,職業發展反而不如從前。同樣提到一點,如果年齡偏大,還要考慮到時候同學可能會比你小得多。年輕的心態,耐得住寂寞,是很必要的。而且年齡越大,可能更要考慮家庭、伴侶的問題,所以即使是先工作,出國留學也是盡量能在成家之前解決。
下面分享一個工作后留學的成功例子,A從大三的時候就在謀劃出國的事情,但是要考慮的事情范圍實在太廣了。先從去哪個國家就下不定決心,美國、英國、香港,似乎各有各的好。專業也下不定決心,繼續學語言好像有點窄,轉專業的話往哪兒轉呢,商科?教育?更不要說那么多學校了,組合多得簡直嚇死人。如果學語言/翻譯,是學筆譯還是口譯呢?讀碩士可不是聽天由命的事。如果說本科讀完碩士還能換專業,碩士讀完就基本定型了,再換方向機會成本太大,于是在猶猶豫豫中最后也沒能成行。但是在畢業切實從事了三年翻譯工作,有了大量的筆譯(商務稿件和譯書均有嘗試)、口譯(從陪同、商務談判到交傳同傳也均有嘗試)和寫作經驗之后,對市場和專業前景有了非常深刻的認識(這種認識在本科學習階段是絕難得到的),選擇一下明晰了起來。不僅毫不費力地確定了港中大的翻譯碩士,在后來的選課中也非常堅定。不像剛剛讀完本科來讀書的小朋友,什么課都想選,最后選得課毫無章法,很難形成核心競爭力。對比一下碩士班級中的有工作經驗和本科剛畢業的同學,其實差別還是很明顯的。有工作經驗的人,在第一個選擇和時間分配上都很明確自己該怎么做。
總結:作出留學決定之前一定要慎重考慮幾個問題:
①是否有能力學習
②是否能夠負擔留學費用
③是否能夠承受留學失敗的風險
④你的家庭情況是否允許你留學。
如果這幾個問題回答都是yes,那你還需要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