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面的修養總是被低估去,仿佛它只是將就湊合的選擇,可一日三餐,哪一頓舍得湊合?
煮面也好,泡面也罷,正式調味前先將面在水里煮過一遭,瀝油,再加新水泡煮。饒是它曾在地溝油里打過滾兒,經此一番也味道清透。
料包總是油膩,但清水實在寡味,要調速食高湯,山人自有妙計。
李代桃僵是好計謀,以牛奶代水,適宜海鮮面或舶來的芝士泡面,與奶油海鮮湯有同理。但這方子并不百試百靈,一面一味,還要因材施法。
豆芽與白蘿卜同煮是素高湯,有黃小廚節目為證。再添菌菇,是錦上添花。可惜耗時太久,不是上選。
論起方便,還要數番茄,切幾瓣入鍋同煮,狂放派也可直接凈手碎番茄,若貪戀番茄濃湯的鮮甜則要額外加一勺番茄醬。賽過海底撈的番茄高湯。
當然還另有一葷湯訣竅,趁鮮蝦上市時價廉,鮮活著連水共蝦一同進速凍室,凍存幾斤,吃時解凍,開背去蝦線,加底油略煎,出紅色蝦油時加水與面,水放少些或者面煮久些,面裹著濃湯滑入口,蝦鮮味釋放完全。若以牛奶代替水,那龍蝦奶油濃湯也不過如此。再與番茄搭配又是另一番滋味,這是秘訣,好比花生與五香豆干同嚼。
平時有閑暇,煮些豬骨濃湯凍存也好,但濃湯寶之流用不得,與飲鴆止渴無異。
配菜之流也見水準,龍蝦鮑魚扔進泡面里,也不過是個料包味道,會吃之人往往在草野,一顆菜能重塑一碗面。
火腿與鹵蛋是老搭檔,從火車伴侶時代就相依為命,一塊兩塊買來的淀粉腸,配上一顆醬油鐵蛋,叫紅燒牛肉面的湯汁一浸,油辣辣香噴噴。小時候逢得了零花錢,還能拎回兩串雞汁豆干,豆干給炸過了,肚囊里細密密的起了泡,面筋似得能吸湯水。用筷子把豆干戳到碗底吸飽了汁,眼疾手快的塞進口,什么爆漿雞排,都是后來貨。
青菜自有一種甘甜清冽,且最易吸湯入味,這其中又數青筍、圓生菜與油菜最惹人愛,任它是紅燒牛肉又或老壇酸菜,都能融合,且蔬香濃郁。煮到面熟菜軟,汁水豐沛,營養搭配也算平衡。
魚蝦蟹丸可長久保存,燉炒涮煮皆宜,是家中必備良品。煮到丸滑軟嫩,飽吸湯汁,一口咬下,實心丸格外香糯,夾心丸爆漿驚喜。有葷有素,且顏色漂亮。過日子,飽腹之外總需要點儀式感。
芝士這家伙是耍花招,什么物事搭配它也難不好吃。番茄與芝士配面,出鍋灑羅勒粉,就有意大利面之感,泡菜年糕與芝士配面,就是年糕火鍋的簡樸味,僅有芝士配面,也讓原來的味道變得濃厚香醇。
在泡面的主場上,雞蛋是比芝士更甚一籌的大魔王。蛋黃煮得微凝就好,滾熱的蛋液裹在面條上。這個喧賓奪主做得好。
最隱秘的吃法幾乎不舍得叫人知道。紅燒牛肉面共黑芝麻湯圓同煮出鍋,面湯熱辣,湯團濃甜,海水火焰相融合,甜味增加了幾分咸味的厚,湯味解了湯團的膩,竟也吃得肚圓。
肚量大的人就有福氣,面吃盡了還能拿剩面湯拌些飯,頂好是把湯在火上煮的沸沸,澆在冰箱里取出來的隔夜飯上,溫度正好,湯濃飯軟。一人一碗一雙筷,吃相也不必在意,大口扒飯最香甜,再不會比此時更慶幸可以孤獨。
又或者吃膩了湯面,加洋蔥雞蛋共火腿培根快炒,或者加料粉與蛋黃醬干拌。
吃貨江湖漂,總有手邊空空口水直流的時候,如果以上食材皆無,索性將泡面的油包棄之不用,只取粉包細細灑在面餅上,大口咬下,嘎嘣脆爽,似雞排,鮮辣味濃,最解饞,是追劇好伴搭。
方便面最好吃有兩個時候。
一則,中學軍訓黑燈之后,站崗的同學在門口避著教官和輔導員,偷摸出一包泡面,就著開水壺里最后的一口熱水,料包剛撕出小口,濃香就激起一片吞咽聲,熱水澆下去,面都不待泡軟,你一筷子面,我一勺子湯,就瓜分完畢。面是半硬的,不夠筋,但雜著點過油炸物的香,湯是醬油色,不夠濃,可總算是葷湯。希里禿嚕結束戰斗,每個人都回味無窮。泡面若要吃到最后一口,總讓人犯惡心,但吃不到最后一口的泡面卻能讓人魂牽夢縈。
二則,既寒且凍的天氣加班回來,萬家燈火熄了,在租來的房子,去掉全身偽裝,裹著一床棉被,捧一杯面。小口小口的嘬湯,明知道這是味素添加劑的劣質味道,還是喝得鮮甜暖和,一咬牙,又開了一包鹵蛋一包鳳爪。想著家里人這時候可能也早睡了,可能晚上家里吃了牛肉面,肉堆得好像廣告圖上一般的。自己這一碗面,苦了澀了,甜了香了。百般滋味,偌大一城,好歹這時候有這碗面暖著自己的手。
泡面的滋味,千人千般領略,有人視若珍寶,獨愛面一碗,有人味同嚼蠟,誓要不拾面碗,有人且愛且恨,難舍難分。但無論如何,即便泡面能夠將就,三餐可不行,不認認真真醫飽肚的人,叫她怎么去醫心?湊合湊合過了日子的人啊,小心也被日子湊合過了吧。
2017.05.08
招待不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