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人學的現代科學是不完整的科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人學共同構成了現代科學的基本框架。因為人學首先是關于人的存在、本質及其產生、運動、發展和變化規律的科學,而現代科學的發展,實質正是人的發展,離開人自身本質及其規律的科學是根本不存在的。
不知道自身本質和規律的發展能不是盲目的發展嗎?自覺適應自身本質和規律的發展,才能是健康的自由發展。人類需要自覺適應自身本質和規律的健康、自由發展!
人學是現代科學的重要內容,現代科學應當確立人學的主導地位。通常,我們將現代科學從宏觀上分為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兩大門類:自然科學就是人們認識、研究、把握和運用自然界物質運動、發展、變化規律的科學,即通過人們對該領域事物本質與規律的認識、適應和在一定程度上的調整,達到服務于人類自身的目的;社會科學就是人們認識、研究、把握和運用社會運動、發展、變化規律的科學,即通過人們對社會領域諸事物本質與規律的認識與實踐,推動社會的前進。毋庸置疑,面對自然界和社會,人是認識、研究、把握和運用規律的主體。
又因為人所獨具的自我認識和自我改造的主觀能動性,人自身既是認識、研究、把握和運用規律的主體,也是被認識、被研究、被把握和被運用的客體,是一個統一體。客體中雖然也包括人,但主體在任何意義上都只能是人。
可見,人類社會的根本首先是人本身。人的一切活動都是圍繞著人自身對內、對外規律的認識與把握,圍繞著人自身的生存和發展來進行的。人是人類社會的中心,是人類社會的主體,是科學的主宰。創立科學的是人,運用和發展科學的也是人。人類社會的一切科學,都是由人自身向自然界、社會和人本身拓展的科學。無論是對自然界物質現象和本質與規律的探索,還是對社會以及人與宇宙本質和規律的揭示,實質都是人的思想和行為,都是人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認識、把握和運用。即便是科學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也是建立在馬克思和恩格斯對宇宙人生和社會覺悟基礎之上的,也是按照人認識、人實踐的邏輯展開的。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運動、發展,實質也正是人自身的運動和發展。所謂上層建筑,無非是生產關系(即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集中體現;所謂經濟基礎,也無非是生產力在特定歷史階段發展狀況的反映。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而生產力中起決定性根本作用的因素也恰恰是人。雖然我們不能忽視科學技術(勞動工具)在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力以及在推動社會前進過程中的巨大作用,但同時我們也不能只見樹梢不見樹根。因為任何科學技術(勞動工具)的發明、創造、改進與提高,都是人的腦力與體力結合的結果,都首先是人的思想和行為,所以不論人們知不知道、承不承認,離開人自身本質發展的科學、哲學、文化、藝術乃至宗教都是根本不存在的。“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寶貴的”[5],馬克思在創立他的學說時就明確指出:推動人類社會前進的根本動力——生產力諸要素中勞動者——人,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因此人類在大力發展現代科學與技術的過程中,在研究、把握自然規律與社會規律的同時,更應當注重對研究和把握自然與社會規律的主體——人自身本質及其規律的認識、研究與把握,這正是現代科學所缺乏的,需要充實與完善。
缺少人學的現代科學是不完整的科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人學共同構成了現代科學的基本框架。因為人學首先是將人的肉體和精神作為統一體進行研究的關于人的存在、本質及其產生、運動、發展和變化規律的科學,而現代科學發展的實質恰恰是人的發展,這是人自身在現代科學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決定的。人學雖然不能完全替代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卻始終離不開人的發展,不能脫離人的發展而存在;人類共同為之奮斗的身心徹底自由和解放的目標,也只能在人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揭示之后才能得以實現。所以在現代科學與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如果還看不到人學在現代科學中的主導地位和作用,就是沒有認清現代科學發展的本質;如果不注重對人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的認識、研究與把握,那么無疑是主次不分、以次蓋主、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人類對自身本質的迷失,勢必導致較為普遍的個體人的價值錯位和道德的趨向沉淪,進而形成整體社會的本質性散亂(人心渙散、信仰危機、思想偏差與行為失范)和極度追逐外物的“類主體”失真的妄動和迷惘狀態。這一問題正嚴重困擾著當代人類社會,也是關心人類未來生存與發展的所有善良的人們憂心忡忡的事。因為人類在本質迷失、極度追逐外物狀態下,在競爭發展過程中造成的環境污染、臭氧層破壞、生態失衡、局部戰爭、核威脅等問題,已成為威脅人類生存與發展的不容回避且無法回避的事實;金錢至上的拜金主義、貧富兩極分化、極端功利的個人主義和極端享樂主義等也日益形成嚴重的態勢,繼續發展下去的后果已不堪設想。所以確立人學在現代科學中的主導地位,進一步完善現代科學,探索和揭示人自身本質及其發展規律,從根本上解決人類自身在盲目發展過程中造成的嚴重生態環境危機,已勢在必行。
通觀人類社會的歷史,實質就是人生存與發展的歷史,生存與發展貫穿于人生和人類社會的始終。生存主要表現為物的需要和生活條件的改善與提高,發展則主要表現為質的,即精神的、智慧的、道德的、人性的完善與升華。所謂階級斗爭,無非是經濟關系失衡所導致的人際關系對抗,即生產、生活資料分配和占有的極不均衡所導致的人生危機,是人類本質迷失的發展在特定歷史階段,尤其是已經大量占有生產和生活資料的一部分人過度財富聚斂的結果。階級斗爭只能是人類本質迷失的發展至特定階段的產物,從整個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來看,人的本質必然“解蔽”,所以階級斗爭只能具有特殊性而不具有普遍意義,否則共產主義就不能實現,人類將永遠不得安寧,人的徹底自由和解放也將成為不可能。在當代,由于人類近于整體物化的經濟發展,整個人類社會的財富已經相當豐富(雖然經濟的物質發展極不均衡現象在不同國家和地區仍然存在,有的差距還非常大),人類社會物質需要的生存問題總體上已基本能得到解決(盡管局部個別溫飽尚未解決的問題仍然存在,有的矛盾還十分突出)。就整體人類社會而言,物質財富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人類社會面臨的矛盾主要表現為科技的、經濟的物質生產和生活過程中,自覺或不自覺產生的人類整體與自然界的對立和劇烈沖突(國際上科技與經濟的激烈競爭和殘酷的武裝戰爭,實質也是人自身本質迷失、極度逐物的結果)。人類在本質迷失狀態下極度物化發展的最終結果,必然導致人與人、地區與地區、國家與國家之間經濟利益極不均衡的矛盾,特別是人類與自然界對立和沖突的不斷加劇。在當代,人類運動、發展與自然界運動、發展的極其不協調與對立,已經開始逐漸構成生態環境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嚴重威脅。人類生存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對立和沖突,將成為21世紀相當時期人類共同面臨的主要矛盾。
現代科學與哲學應當側重對人自身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的認識、研究與把握。因為就人類社會而言,認識和實踐是伴隨人類生存與發展全過程的活動;認識是人的認識,實踐是人的實踐,人是認識和實踐的主體,離開了人本身也就無所謂認識和實踐了。這是不是“人本位”的簡單重復?是不是否定了自然界和社會的存在?不是,恰恰相反,而是更進一步肯定了自然界和社會的存在。因為我們是將人置于社會和自然界之中來對待的,并將人與社會和自然界都統一于宇宙之中,明確人與人、人與社會、社會與自然界、人與自然界的關系,進而擺正人在其中的地位、發揮人的作用,是在這樣的意義上來認識和對待人本身的。自覺適應自身本質和規律的發展,才能是自由的健康發展。我們應當認識和研究人的顯著特點,找到人自身在宇宙之中的特殊性——人自身的本質和規律,并結合現代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對事物本質與規律研究的豐碩成果,探索出人與宇宙萬事萬物共同的本質和應當共同遵循的普遍規律。如果不認識或認識不到人自身的特殊性和規律,也就難以認識和把握人類與宇宙萬事萬物都應當共同遵循的最一般和最普遍的規律。不知道自身本質和規律的發展,必然是盲目的發展。人類在盲目發展狀態下,對自然界與社會本質和規律的認識與把握,必將帶有極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必然是掛一漏萬、問題迭出、險象環生且防不勝防。
恩格斯指出:“我們還差不多處在人類歷史的開端。”[6]也可以說,我們人類尚處在非自由發展的歷史時期——人類的發展尚未進入正史。因為目前我們人類既沒有真正認識和把握人自身的本質及其產生、運動、發展和變化的規律,更沒有從宏觀上、總體上認識和把握宇宙本質及其萬事萬物產生、運動、發展和變化的總規律,實際是在迷惘中徘徊,在身心受到極大束縛中行進,有時違背規律而受到懲罰,不但不知其所以然,似乎還成了自然的事。
例如,當代人類在大力發展經濟和科技的物質生產進程中,造成了對自然界的極大破壞——環境污染、溫室效應、氣候異常、臭氧層破壞、植被破壞、生物多樣性受損、冰川快速融化、海平面上升、洪水和干旱頻發、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淡水資源趨勢性遞減等等,已經使人類面臨著全球性生態環境的嚴重危機。人類與自然界的沖突不斷加劇,矛盾越來越激化。對此,我們卻只能從現代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角度得出“環境問題的實質是發展問題”[7]的結論。至于發展的實質是什么,如何從根本上解決在發展過程中人類與自然界的沖突和對立這一越來越激化的矛盾,卻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隔靴搔癢不得要領。原因何在?就在于沒有完全暴露事物發展過程中矛盾在其總體上、在其相互連接上的特殊性。要暴露事物發展過程的本質,就必須暴露過程中矛盾各方面的特殊性,否則暴露過程的本質將成為不可能。
“環境問題的實質是發展問題”,那么發展問題的實質是什么?人類社會的發展,根本的是人的發展,所以發展問題的實質是人類以及每一個人自身的發展問題。可見,只有當我們把人學充實到現代科學之中,確立了人學在現代科學中的主導地位,完善了現代科學,在總體上全面暴露自然界、社會和人本身在發展過程中矛盾各方面的特殊性之后,才使得暴露發展過程的本質成為可能。也只有當我們抓住了發展問題的實質是人類以及每一個人自身的發展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之后,才能真正解決好人類與自然界對立和沖突的矛盾。因為主要矛盾的存在和發展,制約和影響著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而事物的性質,也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規定。
人類生存發展與全球性生態環境危機這一矛盾,已經開始逐步上升為當代人類面臨的主要矛盾,本世紀相當時期將尤為突出,這將是整個人類社會共同面臨的最嚴峻的課題。隨著當代社會人與自然界之間矛盾的激化和沖突的不斷加劇,即人類在盲目競爭發展過程中造成的嚴重生態環境危機,已經為我們明確提出了是持續發展還是自我毀滅的兩難命題[8]。而要真正解決好這一矛盾,則必須解決人類自身應當如何發展的問題,即必須解決人的存在、本質及其產生、運動、發展和變化規律的問題。因為“環境問題的實質是發展問題”,而發展的實質是人的發展,人類以及每一個人的發展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即是說,我們要從總體上通過對事物各方面特殊性的認識與把握,達到對事物發展過程的本質和一般規律的認識與把握;通過對事物發展過程中主要矛盾的認識與把握,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通過特殊性,才能認識和把握普遍規律,也只有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真正解決好事物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當代人類社會在生存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嚴重生態環境危機也說明,人類對自然界的能動作用超出了現實自然界允許的限度,違背了人自身和自然界的發展規律。究其根源,首先是因為沒有認識人自身的特殊性和本質,沒有把握住人自身運動、發展和變化規律所致,是人類自身盲目發展的結果。在發展過程中,人們片面地、過分地強調了人的社會屬性,忽視了人的自然屬性;片面地、過分地強調了人與社會和現代科技的競爭與發展以及對自然界的改造,忽視了自然界對人和社會以及對科技競爭與發展的制約,忽視了對人自身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的認識與適應。其次是我們沒有從宏觀上將人與社會及自然界看作一個整體,忽視了人與社會和自然界三者本質上的相互聯系及其發展的協調一致,沒有從總體上把握人與宇宙萬事萬物都應當共同遵循的普遍規律。因而,形成了當代人類只重眼前利益而忽視長遠利益,只重物質追求而輕精神追求,偏重局部而忽視整體的思維方式和與之相應的宇宙觀、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時空觀和發展觀,造成了人類的發展與自然界的發展嚴重失衡的對立局面。當代人類修復因盲目發展而被破壞的生態環境所付出的巨大代價,且還將繼續付出更大代價,以及人類自身的生存日益受到嚴重威脅的現實進一步說明:人心妄動則天地不寧,災禍頻生;任何違背人自身本質和自然規律的盲目、無度發展,都將自食其果;任何急功近利的無度索取,都預示著未來的更大失去。物極必反,過猶不及。人類的發展與對自然界的改造在一定時空點上是受一定條件制約的,是有限度的。所謂改造與發展,究其實質來說也只是對事物本質與規律的認識、適應和運用,至多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加以調整,過于超前或滯后都是不可取的,因為宇宙規律均寓于宇宙整體統一的自然運動過程之中,它并不會以哪一個人或整個人類的意志為轉移。
于是人類在自己日常的活動范圍內通過實踐經驗獲得的常識,雖然被認為是正確和可取的,但當一跨入更廣闊的研究領域,就會遇到驚人的變故,所謂“失之毫厘,謬之千里”。正如我們對三維物質認識和實踐的辯證,雖然在相當廣泛的三維物質領域,各依對象的層次和性質的不同是正當的或必要的,可是他遲早都要達到一個極限,一旦超過這個極限,他就會變成片面和狹隘的,并且陷入難以解決的矛盾之中。因為他只看到了宇宙物質存在的局部,沒有看到整體以及整體內部本質上的相互聯系;只看到了它們的存在,沒有看到它們的產生和在一定條件下才能發展并最終會轉化的結果;只見實而不見虛,只見顯而不見隱,只見現象而不見隱藏在現象后面決定現象的那更扎實、更穩固、更深沉的本質。因此,人類的認識和實踐應當從人自身肉體存在的小系統,看到人類和地球存在的大系統,更應當看到自然界巨系統和宇宙超巨系統,以及各個系統本質層次位勢上的差異與相互聯系、控制、影響、制約和根本上的統一。
宇宙萬事萬物的存在是有維層的,不同維層物質的存在各有其運動、發展和變化的規律。高維層的紊亂勢必導致低維層的紊亂與不協調,低維層對高維層的過度干擾和破壞所產生的反作用,終將作用于低維層自身,人類與自然界和宇宙的關系也是如此。因為人類社會的認識和實踐根本上只能由人來完成,所以人類過度、不適當、急功近利地征服和改造自然,最終將使人類自身陷入危險的境地。也即是說,人類以及每一個人的生存與發展是有條件的,而宇宙的存在和自然界整體的運動則是無條件、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類急功近利的無度索取對地球生態和自然界的破壞導致的自然界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嚴重威脅,就是典型的例證。
宇宙是“統一辯證和辯證統一”的總體自然平衡運動過程,任何將其割裂的、不適當的認識和實踐,最終都將受到宇宙自然法則的調控。因為人雖然是社會的,但更是自然的;是自然發展了人,而不是相反。人和社會只能在適應自然規律的條件下,才能得到自身的生存與發展,這是宇宙自控、物極必反和人類與自然界必須協調發展的規律決定的,違背規律必受懲罰。
所以從事物整體統一的全局著眼,全面、系統、聯系和發展地看待宇宙及其萬事萬物,透視人類存在的特殊性,以及人類在地球、自然界和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觀照和處理好人類生存發展過程中的各個方面和各個階段以及內外之間的關系。因為局部總是隸屬于全局的,懂得全局,才能更好地駕馭局部;但全局并不脫離局部而獨存,一切的局部才能構成全局。亦如沒有本質就沒有現象,本質決定現象,但沒有現象也顯示不出本質一樣。然而,組成全局的各個局部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它們對全局的影響也有主次之分;同時,我們還要注意在不同發展階段主次之間的相互轉化,應當抓全局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本質,才能收到綱舉目張的效果。
可見,人類主觀能動見之于自然界的科技實踐活動,需要也必須與自然界整體運動、發展、變化的規律相吻合,人類的生存發展在總體上必須與宇宙本質和自然界的運動規律相適應、相協調、相一致。關于人與自然界的關系以及人的發展與對自然界的改造,早在19世紀70年代,恩格斯在比較深入、全面地考察了當時自然科學發展的事實之后,在他的《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一文中,就曾經深刻地指出:“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每一次勝利,在第一步都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卻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響,常常把第一個結果又取消了……因此,我們必須時時記住:我們統治自然界,絕不像征服者統治異民族一樣,絕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樣,——相反地,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屬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我們對自然界的整個統治,是在于我們比其他一切動物強,能夠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9]非常明確,是人類適應自然規律,而不是相反;人類主觀能動地認識和實踐,應當也必須符合人與自然界和宇宙本質及其所固有的規律。也即是說,人類社會有人類社會的發展常規,自然界有自然界運動的規律,宇宙有宇宙本質和總規律,人類對自然界的改造是有條件的、相對的,而人對人自身、人類社會、自然界和宇宙本質與規律的適應則是無條件的、絕對的。人的主觀能動的實踐,只能是在適應人自身、人類社會、自然界和宇宙本質與規律的前提下,對事物在一定范圍、一定程度上的調整。所以,我們應當也必須首先將人與人類社會納入自然界巨系統和宇宙超巨系統之中來對待,運用馬克思主義辯證統一的基本觀點和人類對宇宙人生思想認識的精華,運用系統論、層次論、控制論和全息論等一系列科學原理,來揭示人與宇宙及其萬事萬物的本質與規律,揭示人與人類社會在自然界和宇宙中存在的地位與作用,明確人與自然界萬事萬物、人與宇宙本質上的相互聯系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進而較為適當地界定和把握人類在特定時空點上的發展程度。深刻揭示人的本質與規律,深刻揭示人生的目的、意義和存在價值,抓住人生和社會發展過程中不同階段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更全面、更正確地解決好人生和社會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推動人自身和社會的健康、自由發展。
對人自身本質及其規律的認識與研究,是現代科學與哲學最薄弱的環節。由于歷史的原因和現代哲學的框架,決定了現代科學是偏重于三維物質的研究,是偏重于認識、研究和把握自然界與社會規律的“外求法”的特點,因此忽視了對構成人類社會的最基本細胞——人自身本質及其規律的認識、研究與探索。時代發展到今天,我們對自然界和社會規律的認識已經達到了相當的廣度和深度,但對人自身本質和規律的認識卻很膚淺。自然界有規律,社會有規律,那么宇宙有沒有規律?生命有沒有規律?人有沒有規律?人的本質是什么?宇宙本質是什么?人與自然界、與宇宙的關系到底是什么?宇宙萬事萬物的聯系是普遍存在的,那么人與宇宙及其萬事萬物最基本、最本質的聯系又是什么?這一系列關涉宇宙人生的重大課題,都有待我們在現今的時空點上,做出明確、科學、合理的回答。
于是伴隨著現代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深入發展,新人學應運而生,豐富并完善了現代科學,也為哲學的發展與突變注入了新的能源與動力。
馬克思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所以必然會出現這樣的時代:那時哲學不僅從內部即就其內容來說,而就其外部即就其表現來說,都要和自己時代的現實世界接觸并相互作用。那時哲學對于其他的一定體系來說,不再是一定的體系,而是正在變成世界的一般哲學,即變成當代世界的哲學。各種外部表現證明哲學已獲得了這樣的意義:它是文明的活的靈魂,哲學已成為世界的哲學,而世界也成為哲學的世界——這樣的表現在所有的時代里都是相同的。”[10]哲學是宇宙觀,是方法論,是科學的升華,是邏輯、辯證法和認識論在特定歷史條件下與現實比較完美地結合與統一,是人與宇宙本質和規律得以揭示的一種工具,是人類精神的反思與飛躍。哲學的發展要從現實科學的進步中不斷地汲取營養,科學的進步也必然要從哲學的不斷發展與突變中獲得強有力的思想武器,因為哲學與科學本來就是在“統一辯證和辯證統一”的運動過程中不斷得以向前發展的。否則,不能從現實的科學實踐中汲取營養并升華的哲學勢必枯萎、窒息,成為無源之水而干涸;同樣,失去哲學強有力正確指導的科學也必然因恣意發展而迷失方向,最終成為無本之木而萎縮。如此,人類自身對自身的作用,人類作用于自然界以及自然界反作用于人類自身的各種問題就會迭生,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就將面臨內外的雙重危機。也即是說,貫穿人生全過程的人類的認識與實踐,應當也必然應當最終與宇宙本質和自然界的發展規律協調一致,物質與精神的發展需要也應當趨向平衡與統一。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哲學與科學的進步意義不僅僅在于探索和揭示自然界的奧秘,更在于探索和揭示人與宇宙的本質和規律,密切關注人生、利益人生,解決現實人生的重大問題,并為現實與未來人生指明徹底自由和解放的道路及其實現的方法。雖然哲學與科學都是宇宙存在以及自然界和社會辯證運動過程中本質與規律的反映,但哲學與科學都是通過人創立的,也是為人服務的,所以緊緊根植于人自身才是其生命力的源泉之所在。因而,偏離對人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揭示與適應的任何哲學與科學,都不可能從根本上將人類引向真正徹底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共產主義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這終將為人類歷史發展的事實所證明。我們堅信,人類一定能夠進入人人獲得徹底自由和解放的大同世界,但向這一美好境界邁進,實現人自身徹底自由和解放的方法論應當隨著歷史的發展、現實的變化和人與宇宙本質的自然“解蔽”,不斷地充實與完善。因為商品的物質生產主要解決的是人的生存問題和物質生活條件的進一步改善,而人生雖然首先是生存,但又不僅僅是生存,人生還需要發展,需要精神的、道德的、智慧的升華。也即是說,人生是物的,但又不僅僅是物的,更是質的。雖然物質生產是人類發展過程中不可缺少且必須的,但就人類社會而言,人的根本是人本身——人是人類社會的創造者,構成人類社會最基本、最主要的細胞是人而不是物,最終從根本上決定人自身和社會健康發展的,也必然是人的本質及其所固有的規律。亦應如馬克思所說:“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個時代歷史地發生了變化的人的本性。”[11]
如果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站在理論思維的高度沒有希望,那么就可以說,如果人類不能站在正確理論思維的高度,即站在符合宇宙、自然界、社會和人自身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的理論思維高度,人類也將是沒有希望的。也即是說,思想上對人自身以及事物本來面貌的顛倒與混淆,勢必導致行為上的最終混亂;本末倒置地認識事物,實質是對事物本來面貌的倒置。而任何一個時代的理論思維,又都必然是一種歷史的產物,同時也必然具有不完全等同于以往任何時代的形式與內容。正如恩格斯所說:“關于思維的科學,和其他任何科學一樣,是一種歷史的科學,關于人的思維的歷史發展的科學。而這對于思維的實際應用于經驗領域也是非常重要的。”[12]符合人自身和宇宙本質與發展規律的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過程,實質是人自我覺悟的過程;自我覺悟的理性和在理性基礎上的覺悟所產生的信仰,才更可靠、更牢固。
因此,我們應當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的同時,正確面對人類已經變化的總體上由側重生存轉向生存與發展的歷史現實,深刻揭示生存與發展的主體——人及其本質。我們應當從全人類的生存與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出發,大膽地從原有的思維模式中跳出來,既要敢于肯定和繼承,又要勇于否定和發展。我們應當順其自然地建立起新人學的新體系,并在不斷實踐的基礎上,進行理論上的深入研究與本質上的探索;應當從統一的事物總體聯系的視野,來探索和把握自然界、社會、人本身以及宇宙的本質和規律,進而對自然界、社會和人本身進行整體的精細觀察與科學合理的思辨,以求更正確、更全面、更深刻地解釋這個神奇奧妙的宇宙,揭示人與宇宙的本質,回答好自然界、社會和人本身各自運動、發展、變化的規律,以及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和應當共同遵循的普遍規律,給人類以正確的導向。這是關系到人類未來生存與發展的大問題,也是現代哲學與科學需要正視并應盡快做出正確回答的現實問題。否則,缺乏對人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的認識與把握,還自認為是為了人類的文明與發展,實際上卻是盲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變成——為了暫時或局部利益的物欲無度追求的人類“理智”的競爭;人類自身運動、發展與自然界運動、發展的嚴重失衡,以及與宇宙本質的沖撞,最終將把人類推向自我毀滅的邊緣。
所以,我們應當進一步解放思想,全面地看待自然界、社會和人本身,全面地看待和透視現代科學以及科技的競爭與發展,在盡可能兼顧好當前利益的同時,科學合理地調整和確定好未來現代化發展戰略,特別要注意適度、平衡、協調發展,力避21世紀在中國出現生態環境和精神環境嚴重污染的難堪局面。這也是當代人類社會在發展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的。
我們不愿意看到人類因盲目發展而遭受災難,我們應當側重于新人學的研究與實踐——揭示人的本質,把握自身規律,避免盲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