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女兒健身時,用平板投屏電視,但因為網絡的緣故,視頻播放不流暢,女兒就有點躁動,不耐煩的擺弄著平板,并嘴里嘟嘟噥噥,罵罵咧咧的抱怨起平板,視頻上的老師。
我聽到了又好氣,又好笑。我說網不好,關平板和老師什么事呢?再說健身是一個心平氣和的事,怎么就煩躁起來了,那樣的鍛煉還有什么效果,不如安靜的坐一會兒,或者把自己常做的動作再做做也好啊。
我走過去陪女兒,引導她安心的打坐,并用手機放了一曲禪樂。慢慢的女兒安靜了下來,和我一起討論起了“安靜”的力量。
也許是年齡的緣故,也許是經歷了太多的坎坷,現在的我性格比以前安靜多了,再大的事都能風輕云淡,波瀾不驚的處理。實在心里堵的慌就寫字,寫字,讓我一方面宣泄了內心的郁悶,另一方面也釋放了我的情緒,主要的是讓我變得不再抱怨,輕信,也不會把情緒展示給別人,喜怒哀樂,自己懂得就好,可謂冷暖自知吧!
其實,誰都個性,誰都有不平,急躁,做人,能控制自己是一種能力;日子,唯有調節好情緒才有滋味;生活,好也一天,孬也一天,不如心平氣和活著。
心靜才能聽到萬物的聲音,心清才能看到萬物的本質。
人活一世,需要去修一顆靜心,去放下那些糾纏在生命里的繁雜欲望,如此才能真正享受到生活的安寧和自在。
心靜,其實是一種智慧。
俗話說:水靜極則形象明,心靜極則智慧生。萬物靜觀皆自得,水靜下來才會清澈,才能映照世界。
人也是這樣,面對繁忙浮躁的塵世紛擾,唯有守一顆靜心,舍幾分浮躁,才能擁有臨事不懼的智慧。
心靜則智慧開,大多時候,面對磨難,面對失敗,其實靠的就是遇事不亂的靜心。唯有心靜,才能更透徹的審時度勢,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走出逆境,迎難而上。
人這一生,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遇到難題之時,不妨靜下心來,不慌不忙,如此才能在復雜的難題中抽絲剝繭,找到解決的辦法。
心靜不僅是調節人的精神的法寶,更是一種韌性的智慧。
廣袤世界中,令人心馳神往之物無窮盡。修一顆靜心,人生才會智慧無窮、精神愉悅。
心靜,是一個人最深的歷練。
人活一世,修心一生。人心就像一面鏡子,難以琢磨,很多時候,你以為你看透了,殊不知,那不過是鏡子里的映像。
誠如卡耐基在《心靜的力量》一書中所說:人們花大量的時間健身鍛煉來強健體魄,卻很少有人肯花時間來鍛煉心靈。
每個人的一生中誰不是一邊一路奮力追尋、一邊放眼遠眺,以為只要一直狂奔,就會抵達想去的地方,過上自己所渴望得到的生活。
往往卻在追逐的過程中,將一顆靜心也弄丟了。
“一剪閑云一溪月,一程山水一年華。一世浮生一剎那,一樹菩提一煙霞。”
許多人,信步去看一場花事,渡船去賞一湖春水,從一座城到一個鎮。一路風塵,他們都在尋找那個屬于心靈的原鄉。
走過半生才發現,人生中那些曼妙的風景,從不在山水間,路途中,而在于我們是否愿意去用一顆靜心去感受、去欣賞、去觸摸。
心靜,是一種境界,更是對一個人最深的歷練。
無論身處什么環境,晴空萬里也好,狂風驟雨也罷,保持一顆安靜的心,自然笑得淡定從容。
人生,因靜而從容,因從容而優雅。
心靜,才能降低欲望。
有句話說:“私欲日生,如地上塵。日不掃,便又有一層。”
人的欲望如同塵土,欲望一生,心塵便起。一天不打掃,心上便鋪滿一層。
唯有心靜,才能降低欲望。
去除束縛人心靈的功利欲望,心境安寧清凈,才會有撇開浮躁的力量。
時光流轉,在流逝的歲月中,始終能淡然若水,淺笑時光;歲月靜好,清淺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