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些民族,在人類歷史舞臺上風云際會,叱咤一時,但隨著歲月流逝,因緣際會,整個民族逐漸湮滅在歷史的塵埃中,唯其璀璨的文化,如滄海遺珠而永遠留存,不僅令世人憑吊,至今仍然是人類文明的有機組成。
這樣的民族不少,特別在人類文明的搖籃——美索不達米亞、尼羅河三角洲、巴爾干、小亞細亞及其周邊,一個個古老民族你方唱罷我登場,腓尼基人就是這樣一個民族。
腓尼基人(Phoenician)是一個古老民族,屬于閃米特語族(同為閃米特語族的民族還包括猶太人、阿拉伯人、阿卡德人等),生活在今天地中海東岸的黎巴嫩和敘利亞沿海一帶。這一地帶希臘語稱“腓尼基”,意為紫紅色,源于此地出產的一種紫紅色顏料,這種染料帶動了當地的紡織業,腓尼基人因著這種紫色而廣為人知。
腓尼基古時十分活躍,是連接早期文明發源地如美索不達米亞、尼羅河三角洲、小亞細亞及地中海的咽喉地帶,重要的海陸交通樞紐,借助航運便利,腓尼基人很早就成為航海家和商人,他們駕駛著狹長的船只踏遍地中海的每一個角落,地中海沿岸的每個港口都能見到腓尼基商人的蹤影。同樣,腓尼基的海盜也是惡名遠揚,希臘、羅馬都曾吃過苦頭,荷馬史詩等文學作品中也留下了腓尼基海盜的蹤跡。
和古希臘類似,古代的腓尼基并非指代某一個國家,而是整個地區,事實上,腓尼基人在地中海東岸從未形成過統一國家,而是像古希臘那樣城邦彼此林立,以推羅、西頓、烏加里特等為代表,就如同希臘有雅典、斯巴達、底比斯等城邦。
伴隨著貿易,腓尼基人在地中海上建立起一個個殖民地,這是腓尼基人和城邦時代古希臘人又一個非常相似的地方。源自地中海沿岸特殊的地理特點,腓尼基人的殖民地也是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狹長地帶,這符合腓尼基人經商對交通的要求,同時小亞細亞、北非、西西里、伊比利亞半島等地沿海與內陸間均有高山阻隔,且內陸干旱少雨,經濟價值不高,無論是居留還是控制,在當時的生產水平和交通條件下成本太高,不劃算,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看到小亞細亞上的希臘殖民地的范圍總是沿海窄窄的條狀的原因。
腓尼基人在北非也曾經建立過一系列殖民地,其中包括由來自推羅的腓尼基人建立的,曾經在西地中海區域的雄霸一時的強國——迦太基(位置在今天的突尼斯)。迦太基人在地中海上橫沖直撞、威名赫赫,一時間腓尼基人的名字倒有些淡忘。除迦太基外,北非著名的腓尼基城邦還有烏提卡,同樣由推羅人建立,烏提卡建城早于迦太基,迦太基在腓尼基語里意思是“新城”,所謂的“舊城”就是烏提卡,這一點像不像圣弗蘭西斯科(舊金山)和墨爾本(新金山)的關系?
與古希臘城邦相比,迦太基立國更早些,公元前九世紀開始建立城邦國家,公元前七世紀時建立強大國家,疆域包括北非沿海、西班牙南部、西西里、科西嘉等地中海島嶼,一時稱雄。縱觀古迦太基的歷史,其前期一直與古希臘爭奪地中海的霸權地位,后期則與新興的古羅馬爭奪霸權。
從迦太基建國開始,便與希臘就地中海沿岸的西西里、薩丁尼亞、意大利南部發生一系列戰爭,史稱希臘-布匿戰爭。這場戰爭并沒有分出勝負,古迦太基在地中海西部建立霸權,古希臘則稱雄于東部。這里“布匿”為punic的音譯,源自古羅馬對迦太基的稱呼punici(布匿庫斯)。
大約公元前3世紀,羅馬崛起后,迦太基與羅馬的爭霸不可避免,先后發生三次布匿戰爭。其中第二次布匿戰爭中,迦太基軍事領袖即為對后世歐洲軍事產生較大影響的漢尼拔,漢尼拔是西方四大戰神之一(另外三個分別是拿破侖、凱撒和亞歷山大大帝),直到美國二戰名將巴頓將軍的傳記電影里,漢尼拔的遠征仍然是巴頓念念不忘的豐功偉績。
布匿戰爭共發生三次,雙方均損失慘重,但結果是迦太基徹底滅國。而早在幾百年前,腓尼基人在地中海東岸的故鄉,一個個腓尼基城邦在與亞述、巴比倫、波斯、馬其頓的爭斗中早已陷落。腓尼基人就此在歷史上劃上了句號,而羅馬沾著迦太基的鮮血,靠著劫掠的大量奴隸和財富,成就了環地中海的大帝國。
希臘、猶太、腓尼基人是同時期的三個古老民族,前兩個仍然“健在”,甚至擁有獨立國家,腓尼基人卻消失在歷史的迷霧中,為什么會這樣呢?
持續幾十年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古希臘眾城邦元氣大傷,最終同歸于盡,但后起的馬其頓王國畢竟是希臘化的帝國,亞歷山大兵履所至,希臘文明也傳播到中東、印度等更遠的對方。再到后來,東羅馬帝國實質上是希臘化的羅馬帝國,希臘文化的薪火仍然相傳。東羅馬帝國被奧斯曼土耳其滅國后,東正教的堅守讓希臘免于如阿爾巴尼亞、科索沃等地一樣被穆斯林化。可見,希臘作為一個民族得以傳承下來的法門在于古希臘文化和東正教。
猶太人則不必多言,沒有任何有利的因素,顛沛流離中,僅憑猶太人對猶太教超凡的堅持這一點,歷經幾千年居然不僅作為一個民族“成建制”地存活了下來,而且在二戰后還居然在原址復國,此后經濟、科學、文化飛速發展,成為全世界少有的“成功國家”。
反觀腓尼基人,本身是重商民族,又缺乏強有力的宗教作為紐帶,城破之日就是民族被融合的起點,現如今,腓尼基人作為一個民族,已經淹沒在柏柏爾人、阿拉伯人等民族的叢林中,在現實生活中難覓行蹤了。
據說,2004年10月,由美國國家地理學會贊助的一項基因研究表明,古代的腓尼基人與今天的黎巴嫩人遺傳特征最接近,也就是說,腓尼基人很可能就是今天的黎巴嫩人。
腓尼基是希臘文明的重要來源,希臘字母即來源于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只有輔音,希臘人加上幾個元音后形成希臘字母,后來,羅馬人又引進希臘字母發展出拉丁字母,考慮到拉丁字母是現代英語、法語、德語等主流西方語言的源頭,因此可以說,西方的文字最初來源于腓尼基人,這大概是腓尼基人對人類做出的最大貢獻吧。當然,作為最早的航海民族,在航海技術方面對希臘、羅馬的引領應該算是另一個比較重要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