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日3.15即將來臨,對于許多企業來說是提心吊膽,但對于大眾消費者來說又是翹首企盼,大家都想知道會曝光哪些無良商家,阻止消費者繼續上當受騙。作為去年經歷大動蕩的P2P來說,投資者也非常期待看到3.15針對網貸給出一定指導。在此,天天金融風險專家針對P2P投資者熱點投訴,提醒大家遠離危險,謹慎選擇平臺。
投訴一:虛假宣傳
去年,國內不少P2P平臺進行了大量的廣告投放,為使廣告轟炸效果更明顯,一些平臺打起來擦邊球,更有甚者走上虛假宣傳。一些平臺號稱公司股東是國有大公司,虛擬投資交易額,并拉上銀行合作為自己背書。同時其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也特別高,用以吸引投資者。
天天金融(www.365rong.com)風控負責人提醒,不管是什么性質的P2P網貸投資平臺,只要年化收益率過高就存在風險。對于其宣稱可以擔保的說法,更不要相信。按照我國對P2P網貸平臺投資管理規定,互聯網網貸平臺本質是一種中介,只能提供點對點服務,不能直接經手資金、不能提供擔保、不能建立資金池進行非法集資。
投訴二:信息不透明
從已發生的平臺詐騙、跑路、倒閉等事件來看,P2P平臺信息不透明、資金運作混亂都是這類平臺的主要特征,信息透明度是投資者選擇靠譜平臺的重要標準之一。
近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制定了嚴格的信息披露規范。《規范》要求,個體網絡借貸(P2P)從業機構應披露21項平臺運營信息,包括:交易總額、交易總筆數、借款人數量、投資人數量、人均累計借款額度、筆均借款額度等等。當在項目上線后,披露P2P項目基本信息,包括項目名稱、金額、期限、還款方式、增信措施、項目風險提示、逾期保障措施等內容。
俗話說,陽光是最好的殺菌劑,強制網貸平臺信息披露,相當于把其置身于陽光之下。這一制度雖未必能排除所有可能違法違規的網貸平臺,但可以最大限度地使違規網貸平臺及時現身。
投訴三:還款逾期嚴重
一直以來,P2P項目逾期事件多發,除了很多小網貸資訊平臺外,越來越多的大網貸資訊平臺開始暴露出逾期風險。很多投資人談到逾期則色變,習慣將逾期與壞帳等同起來。但事實上,逾期是項目借款人沒有按時返還借款本息所導致的債務延期現象,而壞賬則是指借款人無法償還本息的事實。
一般金融行業零逾期是基本上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在一定比例內的逾期是正常現象。但平臺發生大規模項目逾期,則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因為就算有擔保公司擔保,但大量金額的逾期會導致擔保公司的償還壓力,一旦超過負荷,那么投資人也非常有可能會損失本金。因此,投資人如發現有逾期情況時應有警惕,保證可以在最佳時機采取措施應對。
投訴四:限制提現
年初,一家深圳某網貸平臺的 “限制提現”公告,將其推向了輿論的漩渦。在專業人士看來,平臺限制提現一出,基本上就可以判定平臺資金鏈出現了斷裂,而原因不外乎:大額借款項目逾期,平臺無力兌付;虛假標或自融。“限制提現”的說辭或許只是網貸平臺走投無路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天天金融法律顧問表示, P2P平臺限制提現不合理,也不合法,是違約,投資者可向監管部門進行投訴,或者向法院起訴 ,要求追回款項。一旦發生這種情況,要趕快維權,否則過了冷靜期,平臺有可能會把錢轉走,對投資者更不利。
一入網貸歲月催不勝人生一場醉。天天金融風控專家表示,提醒廣大投資者,P2P行業目前依然存在魚龍混雜的情況,因此投資者在選擇平臺時一定要進行全面的調查與綜合評估,切勿被其虛假的外衣所欺騙。隨著政策的落實與監管的正式上路,相信P2P平臺的規范化運營將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