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那么一生之計在于什么?無論在曾國藩的《挺經(jīng)》還是《家書》中,都對一個字推崇備至,而且將其奉為人生獲得成功必須具備的素養(yǎng),做不到這個字,想要在事業(yè)上有所建樹,在人生中臻達完滿,幾乎是不可能的,就是我們耳熟能詳?shù)囊粋€字——勤。
勤字說起來十分的隨意,但做起來卻十分的艱難,曾國藩的人生經(jīng)歷足以說明勤字的重要性,曾國藩的天資稀松平常,甚至有些木訥和愚笨,最要命的是記憶能力低下,這對于一個依靠博聞強記來取得功名的時代來說,這樣的人無疑是處于絕對的劣勢,但是曾國藩沒有因為天資的愚鈍而放棄努力,相反是通過持久堅韌的勤奮,最終彌補了天資的欠缺,取得了一代文宗的光輝成就。
曾國藩的勤奮又不同于別人,他將勤字的內(nèi)涵總結(jié)為兩個方面,缺一不可又相輔相成,這種勤奮使他一生受用無窮,而且成為了他治軍居家的第一要義,不光自己終身踐行,而且要求身邊的人必須遵守,逐漸在曾公周圍就形成了一種勤奮向上的氣場,成為他建功立業(yè)練達文章的基礎(chǔ)。
“勤”字功夫,第一貴早起,看到這兩個字,有的人會說,這有什么難的?每天上班不都是早起嗎?其實不然,曾公的早起和我們的早起有著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首先這個早起已經(jīng)超脫出了為工作和生活的被動心態(tài),形成了一種生活態(tài)度,其次就是一生的堅持,不論寒暑風霜,忙碌或是清閑,試問世間有幾人能真正做到?
早年曾國藩也像其他大孩子一樣都喜歡偶爾睡個懶覺,加上父親又是私塾的老師,更加讓曾國藩有恃無恐,有好幾次都是睡到自然醒才去學(xué)堂,有一回又睡了個懶覺,本以為沒什么大不了的,沒想到受到了父親嚴厲的訓(xùn)斥,而且被明確告知:一個人如果連區(qū)區(qū)一個睡懶覺都克服不了,還能做成什么事?這回曾國藩才真正受教,從此再也沒有睡過一個懶覺。
“勤”字功夫,第二貴有恒,持之以恒是歷來成就大事所必須具備的素質(zhì),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是最難的,因為無論堅持一件什么事情,中間總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變數(shù)和誘惑,南轅北轍或者半途而廢是常見的事,如果能將一件事堅持到底,那么結(jié)果必然不會辜負自己。
曾國藩的“無一日不讀書”,就算是古圣先賢也難以終身堅持,但曾公卻用一顆無比堅韌的恒心硬是堅持了一生,即便是在訓(xùn)練湘軍或者與太平軍大戰(zhàn)的關(guān)鍵時候,曾公仍然忙里抽閑,每天翻看幾十頁書,或者哪怕晚睡很久也必須要讀一點書才會入睡,這種堅持換來的就是他在學(xué)問上非凡的造詣以及修身、處世、做官、治軍、居家、教子等方方面面為后世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
勤奮是一個美好的詞匯,但是其中也透出了艱難困苦,這就是告訴世人,要想獲得人生的美好,就必須通過艱苦卓絕的勤奮才能得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靠外部或者背景優(yōu)勢就可以一帆風順的,自身的努力絕對不可或缺,而要做到完全的勤奮,早起和堅持正是必由之路,勤奮是一種由內(nèi)而外的硬功夫,沒有任何捷徑可循,只要向往美好人生的我們從此刻開始,先從堅持早起做起,一切還不算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