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輝:蒙臺梭利日常活動,促進孩子生存能力培養

“我要學習,為愛成長”大V聽課學習轉化分享:今天聽的是吳曉輝的《蒙臺梭利日常活動,促進孩子生存能力培養》

蒙氏教育,現在很多幼兒園早教主打這個蒙氏。但是蒙氏究竟是什么?


蒙臺梭利

有句俗話是這么說的,勤快媽媽懶女兒。就是父母的定位錯誤,覺得有些事情可以包辦,孩子只要顧好學習,考出好成績,其他什么會分心。這是很多普遍的現象,早就出來的是高分低能的孩子,就是自理能力太差,動手能力不行。

0-6歲是用感官來學習的一個時期,孩子的自我意識,孩子喜歡去動手探索,找尋存在感,成就感,我們應該做個引導員,一個老師,一個安全員,就足夠。

日常我們可以做些什么?以下作為參考


日常生活

做這些能帶來什么?背后的意義

1.讓孩子適應日常生活,會做事才能更好生活。鍛煉這方面不僅父母可以省心省事,而且孩子自主性也更高。

2.發展協調和控制運動

3.滿足孩子對秩序感的需要

4.允許重復做事,別輕易打斷

5.運動需要

6.培養獨立意識和自理能力

7.培養專注力

8.對環境,人,社會關系,身體運動等等的尊重,意識興趣的發展

其實對于蒙氏,在鑫鑫程程小時候我沒有去特意的去研究什么,直覺的更多,他們想玩,我就把地方收拾下,危險的東西收起來,地上弄干凈,讓他們隨意發揮。等大了些,就開始要求他們收拾,開始我會陪同,然后就是規定時間,時間提醒。

看到大人拖地,他們會拿著拖把一起,我也不會制止,培養個概念和做事的手感也不錯。我在聽這節課的時候,他們那個抹布到處擦,說柜子太臟了,擦過了以后,讓大人幫忙把抹布洗洗,他們繼續。

衣服鞋子,開始自己穿,自己脫,對于t恤之類的,掌握的還不是很好,起碼意識是有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也是家庭的一份子。

對于概念的學習,讓我更多的了解了背后的意義是什么,怎么在日常生活中能更好的運用起來。

蒙臺梭利的講座是一個系列,建議家長們可以抽空聽聽,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學習效果會更明顯!想孩子朝著你期望的方向發展,那么想想,現在的自己是最好的自己嗎?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