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沒有參加過任何同學聚會的人。
現在我可以全盤托出過去我覺得難以開口的事情了,以現下的心境。
我人生中最好的時光是初中,2007年到2010年。那時候我沒有手機,社交軟件主要是QQ和貼吧。沒有護膚品和化妝品,長了痘痘也完全不care,神經還是大條的。
學習成績依舊不好,人緣也是,只有兩個好朋友,從不參加社交活動。
我那時候一度羨慕有手機的人,因為他們可以自拍,每當在空間里看到他們用后置攝像頭拍出的模糊的,仰視角度下的厚劉海照片,總是無比的羨慕。
過去流行的東西還真是奇怪,不知道這風潮是不是還會回來(嚇)。
那幾年我們學校的“擷秀中學吧”在當地非常有存在感,大家在里面討論老師,討論年級里的“花花草草”,討論一下隔壁班的“如花”有沒有覬覦級草“梓豪”的美色。
從學校穿過兩條街就來到了最繁華的市中心,我們經常在午休或者放學后去那邊浪蕩,有蓋澆飯做得很好的“飽食捷”還有年輕人最喜歡的“風云再起”,覺得日子過得很慢。
在一無所知的年紀里,我迷戀《仙劍奇俠傳四》,也看看當時特別火的明曉溪那類惡俗文學作品,5塊錢一本的《花火》和7塊錢一本的《Easy》。我們學校里的一位學長是男子組合“Hit 5”成員,(據說他去年結婚的了,這組合好像至今還在),女廁所里我經常蹲的那個坑的墻壁上有人給這位學長表白“楊帆,我愛你”。許慧欣的歌陪了我那幾年,那時候的mp3里幾乎全是她的歌,后來她也近乎銷聲匿跡。
我在學校對面的小店里diy過卡貼、徽章等,那些年可流行這種自制周邊了,我做過仙劍四慕容紫英的,還有胡歌的。那時候沒很多人做胡歌的周邊,小店里滿屋子的東方神起和飛輪海,我都是自己上網找圖做的。
擷秀園里有著郁郁蔥蔥的海棠花,有白色和粉紅色的,就開在我們初二九班的那間教室外面。每逢秋季,滿園都是桂花的香氣,濃郁到刺鼻。
好朋友D是我的一位同桌,我記得初一的一段時間我很厭學,在家里待了一段時間沒去上學,返校后班主任宋老師給我安排了這位女同桌,說她性格開朗,希望她能帶我飛。
宋老師是個東北人,簸箕她發音“be qi”,她帶了我們兩年班主任,然后就不知道去哪兒了,聽說她拿了沒收學生的東西去二手市場賣被學生家長舉報了,離開了學校。
后來D告訴我,她剛剛和我做同桌的時候覺得我像只受驚的兔子,每天縮在一隅,離三八線有點距離,也沒有交流。
D是長得很高大的女孩,那一年她就170了,性格很開朗,記得我們在學校的各個地方聊八卦,畢業后也沒聯系了。
我到現在還記得某個午后,我們倆走到升旗臺附近,水泥地上有人用粉筆寫了“super? junior”,我問她怎么讀,她答道“蘇坡主扭”。
還有一個同桌叫“你娘美”,你娘美是班上的前幾名,她做我同桌算是“扶貧”。她稱自己為“星星”,后來我才知道她喜歡男歌手張杰,當時她信誓旦旦地說張杰和謝娜只是好朋友。你娘美是為數不多會夸我的人了,她說我不需要害怕,不需要看不起自己,她說我能成為演員(我也不知道她為什么那么講,難道是當年我美?),她很喜歡我的字,老是說我是王羲之家的。初二她就離開了,去了加拿大。在那邊還經常跟我打電話,一聊能聊好久,我還怕她浪費電話費。后來,也沒聯系了……我特別感激她,真的。
我剛上初中的時候也決定改變自己,自愿報名當了衛生委員,本著服務大眾的愿望,結果1個月就被撤了,班主任說衛生委員不是只有自己干活的。
班上有個女同學和我小學就同班,也經常被一起計較,當年我很討厭她,因為她在那個時候就初步掌握了成人世界社交的法則,當年的我覺得她虛偽做作又喜歡拍馬屁。關鍵是她成績還比我好,自卑心理導致我見她都繞道。她當時瘋狂迷戀飛輪海里的炎亞綸和那個我認為最丑的辰亦儒,上美術課老師讓在紙上隨意創作,她把這兩人的名字寫滿了整張畫紙,還畫了一堆愛心,被我默默吐槽了很久。后來她高中的時候和初中同班同學Y在一起了,一直到現在,她在老家做了華夏銀行的職員。當年我都沒發現他們那么有夫妻相!
這張照片拍攝于2017年,我們是2007年入學的,他們把這稱為十年之約。到場的人不到全班的一半,我自然也沒去,因為我根本不知道,也不會有人想起我吧。畢業后和所有人都斷了聯系,我好像一直都是斷層的人際關系。
初中時我暗戀過兩個男生,下圖第一排左起第四個就是其中一位,我還記得他跟我做同桌,有一段時間偷偷喜歡他,直到...他剪了頭發...哈哈哈哈,我從小就是顏控。對了,我忘了當時發生了什么,他用拳頭打了我的眼睛,我當場就哭了,然后告訴了班主任,班主任把他罵了一頓。
還有一位是小學五年級轉到我小學班上的Z,我還記得當時大家在寫習字冊,我交的很早,坐在我后面的Z抬起頭笑著說“你好快”,我被他的笑容吸引了吧,有兩顆虎牙,非常可愛了。所以我喜歡劉昊然和吳磊弟弟可能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初中Z在樓上的班級,我每次做操的時候總是找他們班的位置,然后偷偷看幾眼。還假裝沒帶圓規,故意找他借圓規,有一次特別開心地借了他的圓規,興沖沖跑下樓被班主任攔住了,班主任知道我去借文具了問我“你怎么沒把你自己忘在家里啊”。我從來沒跟人提起過我喜歡Z,也沒有任何Z的聯系方式,過了很多年,大一的時候,我問了我初中的同班同學G(高中和Z同班)他的近況和聯系方式,結果G回了一句“過了那么多年,你還沒忘了他啊”,G難道多年前就看出來了?Z高考失利,去了云南一個三本讀醫科,Z的父親就是醫生,準備子承父業,Z在那里找了一個南方姑娘,感情穩定。
我還記得畢業前最后一次返校,校園里在放《放心去飛》和《青春紀念冊》,要是這個光景,估計得放《青春修煉手冊》。
事實上我很奇怪,為什么初中以后的事情反而記不清了,說到底還是覺得那幾年真的過得挺不錯的。臉上沒痘坑,體重不過百,真好。
其實我挺想見見舊人的,但是一直沒勇氣,以前的我實在是太自卑了,大四畢業的時候我主動在微博上聯系了當時的同學,她把我拉進了初中班級微信群,不過半年都沒什么動靜,希望我不會錯過下一次同學聚會。
我過去一直覺得得什么都準備好了,才能“衣錦還鄉”,得驚艷到別人。真是幼稚的想法啊,誰管你過得怎么樣啊。
下圖的聚會D也沒去,很多人都沒去。
最近我覺得我想開了好多,我能接受自己不完美的地方了。這些年我一直在忙著長大,也時不時地回頭瞅瞅,我也很想知道大家都在做什么。
我現在的狀態就是,孑然一身,冷暖自知,也不做太空洞的夢了。
2017年9月25日夜,南京,簾外大雨,明日恐又被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