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1
近期一直賦閑在家,整天無所事事,除了吃就是睡。但婆婆卻沒一日閑著:頭幾天編織了兩個心形坐墊,這兩日為我們趕制了兩床薄棉被,今天下午又給寶寶縫制了一床小褥子。
于是,在婆婆嫻熟的穿針引線下,我有幸見證了中國傳統女紅藝術的登峰造極之處。
首先需要準備大小合適的被罩和里襯,家里恰好有閑著的襯和被罩,但我們細細比量了一下,發現里襯相對于被罩短了一截,必須加長。婆婆非常細心得量好了尺寸,然后嘩嘩嘩用剪刀從另一塊布上剪下合適的大小,把兩塊布扯到一起,拿到縫紉機下。機杼聲聲,不一會兒功夫就縫好了,而且銜接部分非常細密平整。
縫紉機有些年頭了,是婆婆當年的陪嫁,和我們家里的那臺有點像,只是機身上的花樣兒有所不同:我們家那臺上面開滿牡丹花兒,而這臺縫紉機機身上是孔雀。婆婆還非常細心得在上面給縫紉機做了件小馬甲,綁在上面,防止灰塵。
看著婆婆坐在縫紉機前嫻熟得操作,我想起了很多小時候的事情:那會兒我們背的書包,都是媽媽用縫紉機縫制的,平時積攢下來的碎布片,統一裁剪成三角形,然后用縫紉機拼接到一起,再做兩條背帶,一個書包就做好了。
還有家里的枕頭罩,媽媽也是如法炮制,幾乎沒有去店里買過,都是自己縫制。而且,媽媽會在上面繡上簡單的花朵或蘋果加以裝飾。用碎布片拼接的枕頭罩顏色多樣,色彩斑斕,看起來并不比商店里賣的遜色。
縫紉機上的小零件們看起來都非常精巧,一根線從正上方的小轱轆里引出來,一路翻山越嶺,最終從底部縫紉針的小孔里穿出來,另一根線從機器內部縫紉針正下方的小孔吐出來,像縫紉機的一條小舌頭。這兩根線,互相配合,把兩塊布拼接得天衣無縫。
不用的時候,就把縫紉機收起來,整個機身都可以埋下頭去,再放好蓋子,這臺縫紉機就變成了我的寫字臺。
? ? ? ? ? ? ? ? ? ? ? ? ? ? ? ? ?2
縫好后的被罩整體像個口袋,只有一個出口,接下來需要把它翻過來,也就是讓那些有縫線的地方露在外面。為了保證絮得平整,要用笤帚把被罩徹底掃平,盡可能得把那些褶皺打掃干凈。
我們開始一層層得往里面絮棉花,絮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棉花的平整性,不能有疙瘩,必須把所有棉花絮都撣平整,還要注意每個方向都絮得均勻,如果這邊薄那邊厚就不好了。棉花一層層得絮上去,厚度逐漸增加,看上去仿佛一層松軟厚實的白雪,聞起來好像還有陽光的味道。
絮好棉花以后,婆婆拿來一塊大小的相仿的塑料布蓋在上面,然后我們一起捏著上面的塑料布和下方的被套一起往里卷,都卷進去后再把里面的棉絮弄平整,外面那層被罩抻平。這時候,絮的工作就算完成了。小褥子的雛形基本出現了:看上去松松軟軟,像個剛出爐的大面包,讓人忍不住想躺上去。
接下來的工作就是縫了,婆婆把口袋的那個出口細心縫好,然后開始一圈圈得繃被子。
繃被子的第一步是要把襯和里面的棉花繃好。說起繃被子,還想起自己大學時候做過的一件蠢事:被罩拆洗干凈后,我嘗試著按媽媽說的,自己把被罩繃好。結果也不知道是針質量不好,還是被子里棉花太厚,抑或是我自己手藝不精,反正我一針捅下去,針就仿佛鉆進了迷宮一般,半天都找不到出口,感覺像被重重迷霧擋住了一樣,我使勁兒捅,就是看不到針尖從另一個方向露出來,我再使勁兒·····然后針折了······
從那以后,我對繃被子這件事兒一直感覺很怵頭。而現在看婆婆繃被子,真是發自心底的佩服:針在她手里仿佛長了眼睛一般,插進去立刻從另一個方向露出頭來,一針一針得,走得很是篤定。
襯縫好以后,裝上被罩,再繃一遍。就這樣,婆婆把小褥子的四周都仔仔細細縫了一圈,縱向上又均勻得繃了好幾行。 這樣小被子顯得就沒那么蓬松了,但更加結實耐用。紅色的被褥,用的黑線,顏色正好相配,看上去很是美觀。
怪不得自己家做的棉被蓋起來格外得溫暖:不僅因為這手工做的棉被里,有那暖暖的棉花芯,吸收了無盡天地精華,更因為這些密密麻麻的針腳,有母親無數遍觸摸留下的溫度,滿滿的,都是愛。且這大千世界,僅此一件,舉世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