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最近和萌哥相處的時間比較多,對于怎樣與小孩子溝通已經漸漸摸到了一點門道,積累了些許經驗,分享給大家,和諧的親子關系從有效的親子溝通開始。
萌哥現在一歲八個月,我總結了一下,在帶她的過程中常見的溝通問題是以下三類。
問題一:孩子不按時吃飯睡覺
孩子不吃飯,家長不必要太著急,很大可能性他就是那個時間不餓而已。
不需要強行喂飯,或者責罵孩子,家長要做的應該是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
例如,讓孩子少吃零食,吃飯時不要看電視,自己起好帶頭作用,吃飯不玩手機,不聽音樂等,這些都有助于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習慣。
另外家長需要注意的是不需要特意表揚孩子吃飯,讓孩子意識到,吃飯是為自己吃,不是為了父母,培養正確的意識。
問題二:孩子吵鬧著要玩具零食
我家萌哥每次出去散步,都要去零食店,口里不斷念著棒棒糖。
如果她奶奶帶她出門,就會繞開這些店子,遠離誘惑,而我的做法恰恰相反,我會直接帶她去店里。
去店里之前我會跟她說:“寶寶,咱們家里還有糖糖,我們今天過去看看但是不買,好不好!”
萌哥為了去店里,往往會先答應我的要求,但一進店子,她就會選擇性失憶。
沒有關系,當她想拿著棒棒糖朝外面走時,我會蹲下來提醒她:“寶寶,媽媽知道你想吃糖,但之前你答應過媽媽的,我們要說話算話。你現在吃糖,會對牙齒不好,所以媽媽才不給你買,我們把糖放回去,跟糖糖說拜拜!”
萌哥會很猶豫,但最后還是會把糖放回去,其實她比大人想象的更有自控力。
其實喜歡新奇事物是人的天性,只不過小孩喜歡的是玩具零食,大人喜歡的是其他東西。
在孩子要玩具和零食時,不要一把奪過孩子的玩具或者零食,甚至跟孩子說家里沒錢買不起。這樣的行為,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很大傷害。
想象一下你正在看一件自己喜歡的衣服,突然被人奪走,你會認為自己沒有得到充分尊重,你也可能產生一種錯誤的金錢觀,我們家很窮,什么都買不起,這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不利影響。
合適的做法是正視孩子的天性,并且懂得引導孩子的天性。
告訴他你理解他的想法和渴望,但不是我們的每一種渴望都應該得到滿足。
問題三:孩子和別的小朋友有小沖突
小朋友在一起玩時,難免有紛爭,我的做法是先讓孩子自己處理。
在她不知道怎么辦時,給她提示和引導。
比如萌哥和鄰居的小姐姐有時會搶玩具,兩人可能僵持不下。
如果在鄰居家玩,我會說:“這個玩具是姐姐的,她愿意和你分享已經很棒了,現在姐姐要玩,我們就讓姐姐玩!”
但如果是在我們家玩,我的處理會不同。
我會跟萌哥說:“姐姐很想玩你的玩具,你愿意和姐姐分享嗎?”
要是她搖頭表示不愿意時,我就會請鄰居的小朋友等一會,并且跟她商量,一人玩一會可不可以!
只要引導得當,本質上不會出現什么大問題,因為孩子都比較純真。
想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大人需要先把自己的觀念擺正。
首先,把孩子當成獨立的人來平等對待,不讓自己在溝通中處于一個霸主地位。
不讓她覺得什么都是爸爸媽媽說了算,請她參與選擇和決策。
其次,蹲下來跟孩子說話,這會讓她覺得你沒有高高在上。
所以我經常會模仿萌哥的怪動作,讓她覺得我跟她是一樣的。
最后,要相信孩子,相信她可以給自己的生活做選擇,相信孩子的天賦。
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我漸漸會把自己當成孩子,把孩子當成自己,換位思考時,會發現彼此之間的溝通更為順暢。